壞訊息,顯示器支撐不了這個資料的完美顯示。
那沒關係,就算現在顯示器這個效果,高振東也基本滿意了。????高振東一時興起,把灰階圖做了一個處理,做成了雙色影象,也就是隻有兩個灰階,非黑即白,他高興的發現,即使在這個質量下,也能依稀看出一些有價值的資訊來。
“太好了!”高振東拳掌相擊,喊了一聲。
影象灰度資訊越豐富,意味著計算機要處理的東西就越多,而這年頭的計算機效能就那個樣子,想處理太大的資料是不太可能的。
如果說單純的熱像儀,只是看一看就算了,那還可以直接利用轉換電路,使用線陣的溫差電動勢訊號直接驅動顯示器顯示的話,那如果想要實現熱像自動制導,就非計算機不可了。
熱像儀輸出的這個效果,無疑對於用計算機自動處理熱像儀資料是極為有利的,當然不可能使用雙色圖那麼極端,但是至少是能透過降低灰階儘量求取平衡的。
高振東走到窗邊,將熱像儀樣機的焦距調了一下,剛才是將車子放大到幾乎佔滿整個畫面,現在他把車子在鏡頭裡,拉遠了不少。
又是漫長的一分多鐘,這回車子的細節已經沒有剛才豐富了,甚至看不出是一個車子,但是在圖片裡,它依然呈現出高亮的一團畫素點,至少能判斷,這東西和背景不一樣。
高振東興致勃勃的開始調整引數,試驗各種狀態下的成像能力和處理能力。
結果有好有壞,或者說不叫壞,叫做離理想有一定差距。
好的地方是,他發現哪怕光學掃描系統以20幀/秒的速度完成一幅圖的掃描,線陣列紅外感測器也依然能夠輸出質量足夠的資料,而且還有潛力可挖。
這意味著從掃描硬體上,是足以支撐較為流暢的影片生成的,人眼典型反應速度是25幀/秒,超過這個速度,人就會認為影片是流暢連貫的。
雖然掃描過程中,目標會運動,造成單幀的影象出現拖影等問題,不過以坦克60km/小時的典型速度來計算,0.05秒只夠物體運動一米不到,距離拉遠一點的話,約等於沒動,總體來說還是能夠接受的。
壞訊息是,djs60d使出吃奶的勁,它1秒之內能讀取並顯示的圖片數量也不過幾張而已,這都不是熱成像儀了,而是一臺熱成像照相機。
但是這個壞訊息不是太大的問題,現在先解決的是觀瞄,可以直接用線陣的輸出訊號驅動顯示器,會快得多。
在某些應用上,數字的綜合效能幹不過模擬,在這時候是常事兒,就好像電車實際上比內燃機車發明要早,但電車的爆發是在其發明100多年後一樣。
高振東一不做二不休,將掃描速度定在20幀每秒,計算機處理間隔則是處理完上一張再去讀最新一張進行處理,看看極限能跑多快。
一切準備好,高振東拿起對講機,呼叫在樓下的司機同志。
“你開著車,就在這樓下轉圈,對,就在這個範圍內轉圈。”
樓下的嘎斯69歡快的跑了起來,高振東盯著計算機螢幕,只見代表車子的那團明亮畫素在畫面中跳躍前進。
最終結果,大概三幀~四幀/秒。
高振東大為滿意,這個速度還可以。
一幀能玩,兩幀流暢,三幀電競!
他請司機同志停下車,下班休息。
而他自己,則是開始參照系統提取的那臺熱像儀,著手設計熱像儀訊號直接驅動顯示器的電路。
第二天早上,高振東反覆檢查電路圖之後,給三分廠的電子實驗室打了個電話,叫他們過來取走,用最快的速度做出來。
三分廠沒有專門的電子類車間,那個的規模太大了沒必要,但是主要為高振東服務的電子試驗室還是給配上了的。
電子實驗室的同志過來取走了電路圖,高振東則叫人從食堂帶了吃的回來,幾口吃完,轉頭往沙發上一躺,大衣一拉,呼呼大睡。
這一天,來找高振東的所有人都被攔下了,三分廠內的被攔在了他辦公室外,三分廠外的連會客室都沒進了。
電子試驗室的同志們速度很快,反正原本三軋廠是沒有這類熟練工的,也不知道廠裡是從哪兒扒拉來的,當天晚上,焊接完畢,清洗一新的電路板就被送回了高振東這裡。
高振東將轉換驅動電路替換到系統裡,並將其影片訊號輸出與顯示器相連,然後拿起對講機。
“繼續跑!”
嘎斯69轟隆隆的發動起來,繼續在一樓空地上撒歡。
又是一個晚上過去,早上九點,草原拖拉機廠負責火力部分的何總,剛剛上班,就收到一份郵件。
郵件是高振東發來的,只有兩個字。
“速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