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工委的兩個人看著高振東,臉上表情複雜,滿意、驚訝、凝重、喜悅.
空空導彈的型號總師想了一會兒,問出了一個問題:“那這個方法,缺點在哪兒?”
高振東也想了想:“對於現階段來說,並沒有什麼缺點。如果非要說缺點的話,有兩個。”
大家都打起精神來,對於缺陷非常有興趣。
“第一個,想要發揮它的抗干擾能力,對導引控制系統的要求有點高,最好是有一定的計算能力,否則多目標分辨能力不太好發揮。”
想要從基準訊號、掃描訊號出發,結合解算,把多個目標分辨出來,類比電路是有點兒吃力的,或者說代價很大。
這大概也是到了第三代紅外空空彈,這個技術才大放異彩的原因吧,前面的沒計算機啊。
大家一聽,原來是這個啊,那沒事兒了,你的DJS60D是幹嘛的?
“那就要請高顧問伸個手,把你的DJS60D再重新布布板了。”
現在DJS60D的最小單元長寬都是25cm左右,還得再搞小一點,紅外空空彈的彈徑只有這個數字的一半。
“那第二個缺陷呢?”陸工問道。
“其實第二個缺陷不是正交四元探測原理的缺陷,而是紅外感測器本身的缺陷,問題就在於靈敏度還是不高,所以即使採用這種方式,對於迎頭攻擊的提升還是很有限的,還是達不到可用的程度。不過進一步提升一點後半球攻擊距離和成功率還是沒問題。”
導研院的同志一聽,心涼了一半,隨即又振奮起來,貪心了不是?在沒有任何重大技術改變的情況下,能解決抗干擾問題,還想要什麼?
能提升後半球的距離和成功率,就已經是重大提升了。
防工委總工笑道:“這也不算什麼大毛病了,振東同志啊,你拿出來的這些技術,一點兒毛病沒有,有毛病都是我們防工系統自己的毛病,感測器不夠好嘛,配不上你給我們拿出來的好辦法啊。”
這話說得導研院的同志臉上都有點發燒,嗨,太丟人了!
不過一回想,製冷硫化鉛和火箭發動機不還是人家教我們搞的?
算了算了,習慣了,這是我們的技術顧問,自己人,不丟人。
高振東坐在那裡,一臉樂呵呵的樣子,看得防工委領導心裡一動。
這小子,看這表情,有埋伏吧?
領導看著他,直接揭他老底:“振東,我看你這個樣子,好像感測器也能有點兒什麼辦法?”
嗯?聽領導這話,所有人都把目光轉向了高振東。
對啊,明知道有問題還能笑成這樣,不對,有情況。
見大家都看向自己,高振東有點不好意思:“有是有,其實我覺得吧,現在的雷電1就不用小改了,成本低,效能也可以,自己用能用,支援別人也能用。剛才我說的那些,加上下面我要說這個,再改改彈體,多花點時間,改一個大改型號出來。這樣也不會打亂科研和裝備的節奏。”
彈體不改不行,否則G值上不去,白瞎自己要拿出來的導引頭了,至少改到接近三代紅外空空彈的水平才好。
導引頭結構改了、紅外感測器改了、制導計算機改了、彈體結構也改了,不是大改型號是什麼。
見他直接說改大改型號,所有人都興奮了,這說明他對自己要拿出來的東西,非常自信!否則不會提出這個來。
“等等,再清一次場!”防工委領導又叫他停下了,一想到可能涉及到材料的具體名稱和組成,還是小心一點好,振東同志這兒,特麼什麼東西都有可能往外蹦。
這回只剩六個人了,防工委領導、總工,導研院型號總師、陸工,高振東,還有飛行軍的一位同志。
清場完畢,領導看向高振東。
“快說快說,只要東西好,給你們立一個大改甚至新型號都行啊。”防工委領導雙眼放光,非常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