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下來記下來,又學會了,葉工運筆如飛,就這幾句話,可能就是好幾個月的彎路。
甚至這都和電子對抗本身沒什麼關係,只要用到雷達,越來越多的雷達,那電磁相容這一關就避不過去,越早意識到這個問題,那在設計過程中的麻煩就越少。
“那在高總看來,這個電戰系統三種模式裡,先搞哪一種比較合適?”
躺平了,直接問。
高振東笑道:“最好的,肯定是跳頻,但是如果跳頻都實現了,那其他幾種基本上也就無非是按個開關的區別了,我的建議是,先搞全頻阻塞,再根據技術條件慢慢往跳頻上研究,先出來哪個,就加上哪個,這些技術本來就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而是可以相互並存,按需切換的。尤其是你們是用計算機做控制核心,那就更方便了。”
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
不過高振東還是提了個醒:“也別小看全頻阻塞,當敵方使用跳頻雷達的時候,其他幾種方式可能都會出問題,這時候能用的還真就只有依靠自身的大功率,用全頻阻塞了。”
跳頻雷達,雷達工作頻點不固定,會在一定範圍內主動跳躍變化。
精準壓制、跳頻壓制都依賴於對敵方雷達訊號的識別,當敵方跳頻的時候,如果識別速度或者精度跟不上,效果也就不咋樣。
掃頻壓制雖然不需要識別敵方訊號,可是這東西就更不能保證了,畢竟敵人不會配合你掃頻來跳頻,你掃哪兒他跳哪兒。
至於跳頻雷達的進一步進化——LPI(低截獲機率)雷達,高振東沒提,這玩意還早著呢,現在考慮並沒有什麼意義,反而干擾了正常研究工作的進行。
葉工的思維明顯不會被限制在電子干擾方面,跟著高振東的話,他又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方向。
——跳頻雷達,懂了,我們可以考慮搞跳頻雷達。
高振東自然不知道他在說城門樓子,葉工在想胯骨軸子。
他結束了有源干擾的問題,開始介紹無源干擾。
“無源干擾,我考慮主要兩種方式,一種是箔條幹擾雲,一種是充氣角反射器。”
角反射器這個好懂,箔條幹擾雲是什麼?
高振東又把箔條幹擾雲介紹了一遍,葉工一聽,這玩意好啊。
技術簡單,鍍鋁塑膠箔不能說搞起來一馬平川吧,至少也是毫無難度,剩下的本質上不就是個火箭炮、可裝定定時引信。
對艦體無需大的改動,最簡單的改裝只需要加裝發射器,連一條線,裝個發射控制器就行。
成本又低,拋開彈藥不說,火箭炮那玩意成本能高到哪裡去?
而且不但大艦能裝,小艇也能裝,可謂是成本低見效快,立馬就能讓所有艦艇在現有作戰環境下的生存能力提高一大截。
這些手段能干擾的可不只是敵方導彈上的雷達,搜尋雷達、火控雷達、炮瞄雷達同樣是可以干擾的。
搞,趕緊搞!裝,都給我裝!
葉工的思路毫不意外的,又飛了。
高振東還把箔條幹擾的兩種作戰樣式都對他做了介紹。
“葉工,箔條幹擾可以使用兩種樣式,沖淡干擾和質心干擾,前者用於敵方搜尋階段,後者用於跟蹤階段。”
“還有這區別?”如果說前面的都能聽懂的話,那這兩個樣式就完全一臉懵了,因為根本就還沒進入這個領域,自然毫無所知。
“嗯,沖淡干擾是在敵方搜尋的時候,形成多個反射源,讓對方在搜尋階段就跟蹤假目標,沖淡己方被跟蹤的機率,所以叫沖淡干擾。”
“而質心干擾,則是在已經被鎖定之後,用箔條雲偏移其與己方共同形成的能量質心,讓對方去跟蹤這個質心,同時己方高速垂直於敵來襲方向機動,加大與質心之間的距離,從而讓敵方導彈脫靶。”
嘶~~~~~~
聽了高振東如此詳細,鞭辟入裡的解釋,葉工覺得有點牙疼。
這已經不是技術了,這是戰術戰法了。
他甚至以為高振東已經造出來了這玩意,並且做過試驗,才能說得這麼有理有據,活靈活現,頭頭是道。
否則沒法解釋啊,如果說有源干擾時他提出從原理、方式、樣式、技術這一連串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建議,還都可以從理論、原理和技術角度出發想象的話。
那這個沖淡干擾和質心干擾的戰術戰法,就實在很難用技術來解釋了。
不過,也許,這也和技術有那麼一點邊,憑空想也能想得出來?
高總大異常人!天才!只能這麼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