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很不錯,或者說廠裡的定製件質量很好,一束紅光從鐳射器的前端亮起,偶爾有空氣中的灰塵從光束中穿過,反射出光芒,星星點點。
高振東拳掌相擊:“哈哈,有了!”
如此一來就看晶體的了,其實只要晶體合格,調整調整其他零配件,也能把鐳射給發出來。
這應該算是半原創吧?高振東心想。
——
&n等專案費神的時候,京城,上次討論他的論文是否許可出國發表的地方,一場與他相關的討論再次展開。
幾個人面前,放的是高振東的新作《C程式設計》以及配套習題集的複製件,還有一封信以及翻譯件。
《C程式設計》不用多說,可是那封信卻值得說道說道。
那封信,來自於AIEE某期刊的副總編克拉默,對,就是高振東C語言論文的初審編輯。
信件不長,意思也比較簡單。
除了對於歸國的老朋友的問候之外,主要集中在三點。
C語言是好東西,我們這裡很多人都喜歡!
C語言太特麼難了,這讓我們很難受。
你們那兒C語言發明人難道就沒有寫一份略微簡單易懂的教材?
一位參會同志看著這封信的翻譯件,笑道:“同志們,你們看,巧了不是,我們還真有教材了。高振東同志很高產啊,教材和習題集都出來了。”
另一位參會的同志道:“我粗略看過了,也和運算所的同志交流過,這本教材比那個C語言標準,可就好懂多了,而且還補充了圖形方面的東西。”
“那現在的問題就是,要不要給他們提供這個教材?”
“這個事情是不是有些敏感?”
“哈哈,要是不敏感,我們幾個在這裡開什麼會?”
一個現實問題是,現在的國內,能在國際有點兒影響力的期刊上發表的成果,鳳毛麟角。
一個原因是技術基礎的確薄弱,沒貨啊。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剛才提到的,敏感。國內能算得上在國際上說得過去的技術,大多都是和國家戰略安全有關,比如大漠裡的那些。那玩意拿去發表?怕不是有什麼大病。
而從技術角度和對外形象出發,不論哪個層面,在有可能的前提下,還是希望能有儘可能多的成果展現出去的。
你手裡沒貨,別人就看不起你,不會和你交流,而搞技術,固步自封,或者在自己的圈子裡自我陶醉,是非常不利的一個事情。
一位同志感嘆道:“還是要走出去啊,特別是我看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我感覺,這是會為整個工業體系帶來顛覆性發展的東西,雖然我們總體很薄弱,但是我們也需要在這裡面拿到屬於自己的話語權。”
另一位點頭稱是:“我們本來在這方面能拿得出手的東西就不多,或者說,現階段,所有範圍內,我們能拿得出手的成果就非常少。”
“這都是大方向上的事情,現在我們要確定的,是這個東西是不是要拿出去,如果能拿出去,怎麼拿?”
一位對這方面比較熟悉的同志道:“計算機語言這種東西,上次我們就討論過了,能拿出去,現在拿不準的點,無非就是是不是要把這個教材也放出去而已。”
“我覺得可以放出去,計算機語言不止一種,你給別人造成學習障礙了,人家可以換一種語言,其實對於他們的總體上並不造成什麼決定性的影響。”
“有道理,而且這是一本教材,教材這種東西想捂住,本來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嗯,還有一個關鍵是,人家拿著C語言的標準,慢慢啃也能啃出結果來,我們捂著不放,反而自己放棄了一個宣傳自己、佔領高地的機會,實話說,別人對我們感興趣的東西里面,還真沒有什麼比這東西更適合放出去的了。”
“對頭對頭,宣傳陣地,我們不去主動佔領,別人就要佔領嘍。”
“我感覺,在計算機技術這種成體系化的技術產業裡面關起門來自己搞,對於技術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這個技術的方向太廣、應用手段太多,還是要走出去,要儘可能的拿回一點話語權回來啊。”
大家就這麼各抒己見,討論了很久,總體來說都傾向於放行。
最終,全票透過,放行此教材。
接下來,就是怎麼出去的問題了。
“還是以個人名義吧,但是法律和規定方面的東西,我們要替作者同志管起來,不能讓他在這方面分心。”
“國外是有比較完善的著作權方面的規定和保護的,這一塊,我們要請負責外事的同志協助解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