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這麼快,和硬體的簡單是分不開的。
鍵盤驅動,原來就寫好了,甚至都不需要太多的改寫。只是把原有程式碼從彙編轉為C,並且封裝好就可以。
這裡的封裝,和麵向物件的封裝是兩個概念,C語言本身不是物件導向的,C是程序導向的,C++才是物件導向。
而現在這個硬體環境下,用物件導向無疑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某種程度上說,當硬體能力有限的時候,Linus的那句話一點兒都沒錯。
技術從來都不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一個好技術脫離了環境,也無從談起它的好來。
以高振東當前所擁有的計算機條件,他需要的是簡潔、靈活、直接面對底層硬體、程式設計師對流程和資料最大程度的直接控制。
而不是把寶貴的計算機資源浪費在物件導向帶來的繁瑣冗長臃腫上。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高振東甚至犧牲一定的安全性和程式嚴謹性也無所謂。
這個區別,從日後的程式設計師極少使用到的一條語句就可以看出一點。
C語言中的to語句,無條件直接跳轉語句。
誕生於早期的高階計算機語言中,往往都有類似語句存在,雖然為了程式可讀性,並不提倡使用。
不過這條語句在搞C語言程式設計的時候,尤其是嵌入式程式設計的時候並不少見,因為直接面對底層的時候,有時候這玩意真的挺好用。
可是在後來的java、python等語言中,甚至是預設情況下根本沒有這條語句。
話說回來,高振東的鍵盤驅動只需要封裝,或者說包裝好就行。
而磁帶機的驅動,高振東已經從運算所取回來運算所升級的最新的版本。
磁芯儲存器作為主儲存器的驅動,是現成的。
作為高振東規劃中要首先實現的四個底層硬體驅動,上面三個是在他正式入手作業系統的時候,已經解決了或者搖人解決了的。
剩下這個顯示器的,高振東就只好自己寫了,運算所的人對C語言達到能熟練運用的人還是太少,不夠用,根本不夠用。
因為高振東不僅要解決字元輸出的驅動問題,他還寫了一個簡單的圖形驅動,順便在上面一層的C編譯器中,實現了C語言最基本的graphics.h標頭檔案,把基本的畫素函式、直線和線型函式、多邊形函式、填充函式都實現了一遍。
其實這個工作在短期來說,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純數值計算不太需要這個東西,而各種科學計算圖形的輸出,又受限於XS59顯示器320*240解析度那有限的表現力。
可是高振東還是幹了,無他,作為前世習慣於計算機強大展示能力的他,無論如何,也想盡早的把計算機的稚嫩的圖形能力展現出來。
別問,問就是任性!
他絕對不是為了打遊戲!
把DJS59接上磁帶儲存器,高振東開始一行一行的輸入程式碼。
寫是寫完了,可是除錯還是要一點一點調的。
這個事情,是個體力+腦力活兒。
好在磁帶驅動器驅動是運算所除錯好的,如果這玩意都不可靠,那高振東可就真麻煩了。
一直忙活到下班,前面三項算是完成了,不過顯示器的驅動除錯,才剛剛進入到字元輸出顯示部分,麻煩的還在後面呢。
收拾東西,下班!找老吳老趙吃飯去。
第三軋鋼廠關於高振東具體在幹什麼,是不管的,技術處研究室日常工作的管理,如果高振東忙不過來的時候,是陳總直管,至於高振東自己,連老陳都不管。
大家都有一個共識:研究室一般的事情,就不用去找高振東了,高振東忙得很,事兒多。
高振東三軋廠繼續他的作業系統大計和C語言教材編制的時候,防工委領導辦公室,防工委的領導拿著手上的一份檔案,眉頭緊皺。
“你們這是怎麼搞的,5DL那邊捷報頻傳,他們也集合了眾多廠所還有軍工院校,簡簡單單一個裝甲車卻磕磕絆絆,遲遲不能定下最終方案。”
“領導,我們本來都弄得差不多了,結果592軋製裝甲鋼一出來,我們又調整使用新鋼種,新鋼種密度不太一樣,而且效能更好,所需厚度和重量也不太一樣,車輛重心變化很大,就耽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