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情這一年的年初,唐三彩的仿製工藝剛剛取得成功。
由於這年頭還沒有智慧財產權保護觀念,該仿製工藝在國內迅速流傳開來,唐三彩仿製迅速成為全國製陶行業的潮流。
這一年,基本上每個企業都在仿製,而且仿製的產品絕大多數為馬和駱駝。
市場銷量也很好。
無論機關幹部還是知識份子,但凡有點附庸風雅的心思,差不多都會買個一兩件擺在辦公室。
就像天壇園長,因為知道寧衛民喜歡瓷器,就專門給他送來了一對駱駝。
寧衛民礙於情面,也只好捏著鼻子擺在辦桌上。
不過說實話,這些流行的仿製品在寧衛民的眼裡,肯定純屬笑話了。
尤其當他看到廣告上寫明,這兩種商品在國營工藝美術商店的售價後,他更是覺得份外可笑。
五十二塊錢?
這都夠在文物商店的櫃檯買個“同光”的大碗了。
買這破玩意,那不虧大發了嘛!
這可真是大坑啊!
不過,笑過之後,寧衛民跟著心裡一動,就又打了一個激靈。
他忽然就想到,自己已經好久都沒顧得上去齋宮看看孫五福收上來的舊貨了。
如今這些唐三彩的仿製品在市面上流傳這麼多,這孫五福可千萬別再當成好東西淘換回來。
那不白白上當嗎?
不行!得趕緊跟五福打個招呼
於是也不敢再閒坐了,寧衛民趕緊拿著這份報紙,麻溜兒出門奔了天壇北門,一直溜達到了齋宮。
結果沒想到,今兒想見孫五福居然還挺費勁,這傢伙就沒老實待在他的屋裡。
寧衛民一直轉悠到齋宮的緊後頭,才看見這孫五福穿著一身髒工作服,一個人正拿著水管子澆樹呢。
旁邊還有輛裝著園藝工具的手推車,看樣子還翻了翻花圃的土。
寧衛民登時就不高興了,他還以為是天壇的園丁欺負老實頭,把他們該乾的活兒甩給孫五福了呢。
可等這孫五福過來一說道,卻滿不是那麼回事。
“嗨,寧總,你問我這個啊?閒著也是閒著啊,我就幫著鬆鬆土,澆澆樹唄。”
“我本來就是莊稼人嘛,弄這個正好活動活動筋骨。我拿你那麼多錢,在這兒白住白吃的,本來就該多幹點活兒,要不我心裡過意不去。”
“哎,你別錯怪他們,那些公園的人都對我挺好的。沒人強迫我,我自己樂意的。你看我自己住這麼一院兒,每天一閉園也沒什麼事兒。除了聽收音機啊,總不能吃飽了就睡啊,這對我就是最好的消遣了……”
正是孫五福這一席話,讓寧衛民醍醐灌頂,心底瞬間開朗。
他聯想到了翟家的事兒,不禁一拍自己腦門,暗道一聲,對啊!這不就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法子嘛。
跟著庫裡的東西他也沒心情看了,他把報紙塞給孫五福,簡單叮囑了幾句,扭身就走。
當天晚上,他就開車來翟家了,還拎了兩瓶酒兩盒壇宮的餑餑當禮物,很正式的跟翟家提了一個建議。
“翟大爺,不瞞您說,符合您要求的平房是真難找。我說咱們能不能打個商量,變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