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把頭轉過去觀望窗外,藉此來掩飾剛才險些剋制不住的情感流露。
“今天外面天氣這麼好,落日一定很美……”
“你喜歡落日?”
完全沒察覺到松本慶子有異常的寧衛民啜了一口飲料,順口問。
“是啊,你不喜歡嗎?”
“喜歡啊。”寧衛民應聲而答。
但隨後又覺得這話答得忒沒營養,有把天兒聊死的趨勢,便又找補了一句。
“可每個人喜歡落日的理由是不一樣的。你的理由是什麼呢?”
“我嗎?”
松本慶子果然開始認真考慮。
片刻後回覆,“可能是因為,太陽在慢慢消逝的過程吧。每次看日落的時候,不知為何都有些悵然,總覺得眼前的時時刻刻都那麼珍貴,但又無法真正被抓住,此時做什麼都好像顯得浪費,只能靜靜看著。尤其是在大海邊上,漫天的彩霞會把海面也染成同樣的顏色,這種強烈的對比,美得攝人心魄,但卻又會讓人傷感……”
寧衛民一下聽出了弦外之音。
這話就像松本慶子在感慨她自己的處境似的。
確實,那麼多的功成名就者,正像太陽一樣高懸在天上,燦爛奪目,任人仰視。
而松本慶子也一定是對未來缺乏信心,才會非常擔心自己會落日一樣緩緩下沉,直至消逝不見。
“幾年以前,我在京城的時候,有一次陪著一個老人在京城景山的萬春亭看日落。那是景山最高處,當天也是大晴天,所以日落的景象很有氛圍感。坐在亭子裡往南看,夕陽斜射著故宮,成片的琉璃瓦真的金光閃爍,如同純金打造。往北面看,除了能看到鼓樓,還有遠處的山及城市樓群相輝映,天空中還時不時有鴿子飛過,美極了。那個時候,我只擔心眼前的風景暮氣太重,引得同去的老人觸景傷情,聯想到自己的年歲,便趁著天未黑,著急邀老人下山。卻沒想到老人告訴我,說自己之所以喜歡看落日,是因為落日能讓他想起明天的太陽。”
松本慶子也意會到了寧衛民的話外之音,有點意外的說。
“說的真好呀,看來這位老人真是一個智者。”
“是啊,老人確實懂得比年輕人多。其實剛才勸你回頭看的話,也是他說過的。”
“是嗎?太了不起了。這個老人很懂人生啊,像個哲學家。他是你的親人嗎?”
“嗯,是我的親人,不過是沒有血緣的那種……”
松本慶子再度露出詫異的神色。
“怎麼?沒有血緣嗎?”
“啊,沒和你說過吧。我的父母早就去世了。這個老人也沒兒女。所以這幾年在京城,我和他就成了一家人。我們算是相依為命吧。當然,除了親人,他其實對我來說,更是一個嚴格博學的老師。我從他的身上可是獲益匪淺。”
寧衛民坦蕩的解釋了一下自己在國內的情況。
其實他的重點是想訴說自己幸運,才能有康術德這樣的良師為伴。
可松本慶子身上的母性氾濫,關注度卻放在了其他方面。
“你真的是孤兒嗎?從什麼時候沒了爸爸和媽媽?”
“我也記不清了,大概是十六七歲吧。”
“那麼早?你也沒有兄弟姐妹嗎?”
“沒有,不過,鄰居家的孩子對我也不錯……”
“那怎麼能一樣呢?你……你也太可憐了……”
從沒想過寧衛民會有淒涼身世的松本慶子,充滿了憐憫和同情,眼睛都有些溼潤了。
此時她心底只有一種衝動,就是渴望去保護他,幫助他。
過去松本慶子總因為自己和父親的關係不睦,總覺得自己委屈和可憐。
而現在她才發現和別人相比,自己竟然是幸運的人,起碼親人們還都健康活著。
她根本無法想象在一個經濟落後的國家,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是如何長大的,又經歷過什麼。
也許寧衛民的那些日子,會比她演過的那部《青春之門》裡那些朝鮮礦工還要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