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
寧衛民真的高興!
說實話,他自己不敢相信自己有這樣的好運氣,這簡直是做夢都夢不來的好事啊。
像張嬙這麼大的腕兒,居然自己送上門來了。
這就跟他無事家中坐,結果成了精的一棵搖錢樹自己跑到他家落戶似的。
要知道,張嬙可不是一般人,她的音色可是太特殊了。
那是一種得天獨厚,甜美與狂放共存,令人過耳不忘的聲音。
要是用網路時代的話形容,就是酷甜酷甜的。
別說內地女歌手一直都找不著一個能與她相似的嗓音。
就是三十年後,歐美樂壇也得透過專門裝置過濾聲音,才能達到她這種音色效果。
所以張嬙能在1985年到1987年,靠翻唱走紅不是偶然的,還是靠得天獨厚的白金嗓子。
不信你就看她的同代中人吧。
那些同樣的翻唱型的歌手,男的有張行、常寬、吳滌清。
女的像田震,成方圓,李玲玉,誰都沒少“扒帶子”,都是從翻唱起步的。
就連幾年後的那英都是翻唱蘇芮的歌出道,還給自己取了個“蘇丙”的藝名。
還有廣東音樂茶座最早誕生的一批在本地頗受歡迎的歌手,這些人接觸港臺歌曲然後翻唱,是再方便不過了。
可一個個的,怎麼就都沒像張嬙這樣爆紅呢?
不誇張的說,張嬙的嗓子只要唱節奏明快的歌就好聽,甚至放三十年後聽,照樣不過時。
一樣出挑,一樣能讓人為之興奮,充滿動感。
要不她怎麼到了五十多歲,照樣還能以迪斯科女王的面目,繼續活躍在舞臺最前沿呢。
國內的流行樂壇,連聽她的歌長大的那英都不唱了。
真能像她站在舞臺上唱到這把子歲數的,再沒有另外一個人。
說白了,這才是真正的天后苗子。
她落在寧衛民的手裡,只要隨便澆澆水,栽培栽培,今後就是金山銀海啊。
關鍵是這丫頭年紀還小,而且沒出名,還趕上這麼個磁帶最好賣,歌手最能撈錢的年代。
寧衛民連想都不敢想,他要是給直接把張嬙領到歐美迪斯科風的正路上,再找著家音像出版社合作,給她出幾盤專輯,那風景得多美麗!
那可是經過歷史驗證,兩千萬盤正版專輯的銷量啊!
毫無任何的宣傳,全靠口口相傳的自傳播屬性,所創造的銷售奇蹟!
僅僅兩年就達到的銷量!
乖乖,都不用往長遠了想,就看眼前的實惠,就夠他激動的了。
這要拿資本遊戲模式來分析一下,整個就是頭恰巧在風口上出生的……那個啥啊。
風險低,投資少,回報高,週期短。
壓根不存在風險期,一投就是發展期,一年進入成熟期,兩年就能上市大撒網撈錢了!
關鍵還不存在禁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