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衛民沒有辜負大老闆的倚重。
就在皮爾卡頓和宋華桂開始著手忙乎模特大賽和時裝秀的時候,他和金利來的接觸,很快就有了實質性的良好進展。
金利來,這個來自港城,原本僅以做領帶為業的小作坊,同樣是當代男裝品牌裡的一個傳奇。
在短短三十年內,它就成為了行銷海外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品類齊全的知名男裝品牌。
而且在港城和內地長達十幾年保持暢銷,成功營造出高階品牌的價位和形象。
而這一切,都是其創始人曾憲梓的功勞。
曾憲梓是個出生在內地華夏人,剛剛從學校畢業的他,就因為繼承遺產,被親屬帶出了國。
所以他的身上有著強烈的民族特質,其一就是吃苦耐勞,積極樂觀。
要知道,在六十年代創業之初,因為資金不足,曾憲梓僅靠一個人就撐起了一整條領帶生產線。
他購買了相關的生產器材,自己畫設計圖,自己採購布料,自己縫製領帶,自己外出推銷。還給領帶品牌取名為“金獅”,寓意這個品牌將有著美好光明的未來。
別說這在西方人看來,完全是不可能事兒,就是港城的同行也再沒一個人能做到。
其二就是善於學習,有進取心。
曾憲梓最初製作的領帶,由於經驗不足,做工粗糙,在推銷的時候飽受店家嘲諷。
但即便如此,曾憲梓也沒打退堂鼓,而是選擇了努力改進。
為了提高領質量,他不但會去跟嘲笑自己的店老闆討教市場需求,虛心聽取意見。
而且還花費重金,購入幾條名牌領帶,細細研究高檔貨的設計和做工。
經過反覆拆拆縫縫,最後他終於掌握了技巧。
然後透過用進口歐洲的原料,精工細作的辦法實現了產品升級。
並且還就此覺醒了品牌意識,曾憲梓立志一定要要走出中低端市場,向高階市場進軍。
為此,他於1971年抓住了無線電臺轉播國家乒乓球隊在港城的表演賽的良機,不惜斥重金為自己打廣告。
而且考慮到“金獅”在粵語中諧音為“金輸”,寓意不好,還特意將品牌名稱換成了吉利的“金利來”。
就這樣,質量佳、形象優的金利來領帶銷量大增,終於成為港城本土的名牌領帶。
其三是能抗壓,有韌性。
1974年,受世界經濟衰退的影響,港城股票行情下跌,許多企業倒閉,無數工人失業。
隨之而來的是購買力下降,導致商品積壓。
當時不知道多少商家因為恐慌和悲觀,打出了“大拍賣”、“大削價”、“大跳樓”的旗號,來吸引消費者購買。
事業才剛起步,初步獲得顧客認可的金利來照樣沒能倖免,躲過這次風暴。
銷售和產量雙雙下降,似乎降價同樣成了金利來唯一的選擇。
然而曾憲梓經過深思熟慮,卻做出了反其道而行的舉措。
為了保住金利來好不容易才樹立起的高階品牌形象,堅持走精品路線。
他不但頂住不降價,反而提價出售領帶。
就在大家都忙於降價大戰,出清存貨的時候,他甚至跑到歐洲選擇花色款式更新的產品來效彷生產,投放港城市場。
這一舉措讓港城的同行啼笑皆非,都認為他不識時務,必然血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