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有什麼可看的?你至於樂成這樣?”副園長眉頭更緊鎖了。
“不是,他……他是外國人,還穿著咱們的古裝……”
“那也沒什麼稀罕的呀,北海、頤和園不早有了嗎,咱們公園等天氣暖和了也要開始呢。不就是弄點戲裝盔頭嘛……”
可書記察覺有點不對了。
“哎,沒搞錯吧,這天可沒法穿啊,他不冷嗎?”
司機徹底亂了。
“不是不是,領導……是戲裝,可它又不是那麼簡單……反正跟您認為的不是一碼事……”
終於,嚥了口吐沫,這小子才算把大概情況給表達出來。
“人家……人家做的太講究了,都是冬裝,而且要什麼有什麼。黃馬褂,盔甲,皇上,妃子,王公大臣,太監,宮女,穿上就跟真的似的。對了,好像都是電影《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裡的戲裝。我看見照片了……”
“啊!”這下副園長吃驚了,書記也動容了。
他們倆馬上就跟著司機登上漢白玉的祈谷壇,繞到祈年殿正殿前面。
果不其然,那兒圍了一大群的人。
人群裡面是倆老外。
男的穿著皇上的大閱甲,女的穿著皇妃的冬日吉服,正摟著抱著,在祈年殿門口拍照呢。
不但他們身後還站著兩位皇家侍衛,身穿對襟兒無袖的明黃大褂
就連給他們拍照的是天壇的工作人員,穿著也是這樣的侍衛的裝束。
就這景兒,怎麼看怎麼傷風敗俗,太逗了,真是匪夷所思。
但不得不承認,這服裝做的太到位了。
精緻極了,真實感十足,絕非普通公園用京劇的戲裝糊弄遊客可比。
再下得壇來,地壇的兩位領導這才發現,司機還真是一點沒說錯。
敢情祈年殿正對著的,院落中間的分成兩列的八件棚,裡面擺滿了清朝的服飾。
這兩列棚,南北雙向都立著大木牌子,貼滿了《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的電影劇照。
對外打出的招牌是“劇裝體驗”專案。
不得不說,人家這服裝那叫一個全啊。
皇上的,皇后的,妃子的,大臣的,依仗的,擺在不同的棚裡,分類很詳細。
甚至主要的服飾還都掛著演員的劇照呢。
梁家輝的,劉曉芩的,陳燁的,周潔的,張鐵林的,項堃的……
太監的當然沒人穿了,可就連安德海的也有一套,而且所有服裝與照片上完全的一致。
這一看就是真的,萬萬是不可能作假的了。
於是這裡簡直處處是人,無論外國人還是京城人,全留戀不走,熱情高昂。
只可惜這活動專案吸引人,價錢也夠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