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西嶺門,從高懸在頭頂上方,代表著福祿壽喜財的五個紅彤彤的大繡球下,正式進入到祈谷壇的大院內。
這裡景象又是出乎意料之外。
比外面更震撼的是,這裡簡直是彩活兒氾濫了,裝飾顏色也瞬間由紅轉黃。
明黃色的棚彩,居然沿著內牆的牆根, 搭滿了足足的一圈兒啊。
雖然樣式遠不如皇乾殿後牆外,為遊客提供免費茶水的華亭精巧,沒有五脊六獸,沒有須彌座。
這些棚彩用作裝飾的“花活”,只是棚外頂上的欄杆,棚頂採光用的天井子,四個犄角的角雲兒, 裝飾牆面的花牆子, 還有裹著明黃布的棚柱子而已。
但勝在規模大, 制式統一,而且顏色搶眼。
在這個天子祭天的專屬用地,包圍在祈谷壇的周圍,眾星捧月一樣烘托著巍峨的祈年殿,特別能增顯御用的華貴氣象。
所以一進了這個院子,京城老百姓當場就會產生一種錯覺,好像回到了百年之前。
直觀的感受到了宛如祭天大典一樣的排場和大氣。
外國人就更是為之驚愕了。
就這個黃啊,這個豔啊,是他們做夢也夢不出來的靚麗華貴之色。
要不是這些棚子裡,還擺著琳琅滿目,數不勝數的商品。
恐怕不少老外,還真會誤以為這就是對過去天子祭天場面的原汁原味的復原呢。
但即便如此,一時間,也是“咔嚓咔嚓”聲響不斷。
茲要帶相機的老外, 幾乎都把相機舉起來了, 這一通猛拍啊, 真是不怕費膠捲。
那激動勁兒大了去了,顯得他們很有點沒見過世面。
當然, 地壇的三位也沒拉下,也隨之舉起了相機拍攝。
但和外國人有所區別的是,這三位拍照過程裡,可沒嘰哩哇啦的語言交流,相當沉著穩定。
要不是兩位領導臉色太陰沉,被寒風吹得還直打嘚嘚,那就更有風度了。
拍完照,很多人直接奔了祈年殿,有些人去了東西配殿。
地壇的三位,則隨著另外一些人,選擇去看這些棚子裡的商品。
不看不知道,一看又嚇一跳,這裡的貨色居然比外面賣的東西,又高了不少的檔次。
這裡都是些什麼啊?
都是更加的精細和嬌貴的貨色。
有宮燈、絨鳥、絹人、鬃人、鬃獅、毛猴兒、料器、玉器、燒瓷、仿古瓷、景泰藍、鼻菸壺、犀角杯、珊瑚樹、瑪瑙花卉、翡翠擺件、寶石盆景、象牙雕刻、雕漆製品、金漆鑲嵌,花絲鑲嵌、盔頭劇裝、木藝巧器、金工藝術品……
此外還有數不盡的畫棚,棚中掛滿了各種字畫。
論形式,有大小立軸、斗方、各種屏條、各種對聯、擺在條案上的各種插頁、各式扇面。
論內容, 有各種山水——青山綠意、寫意山水、淡墨山水。
花卉有工筆著色、工筆白描、沒骨寫意、有帶草蟲的, 有不帶草蟲的。
還有工筆仕女、工筆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