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打好根基雖然不易,進展也慢。
但一旦練好了內功,任憑多麼普通的招式,也是威力巨大。
對於馬克西姆餐廳的後廚來講,壇宮五人組就是氣宗,中餐打下的烹飪底子紮實極了。
他們已經是眼到手就能到的水平了,各種食材處理駕輕就熟,基礎的東西全不用學。
所謂來學習法餐,不過來這兒抽抽,洋飯是個什麼章程。
用什麼原料,什麼佐料,怎麼具體操弄,如何巧妙變化的。
所以儘管語言不通,聽法國佬說話是一臉懵,而且還有人故意下絆兒,可於他們並無多大妨礙。
畢竟他們是用眼睛和手來學東西的。
只要照這樣兒來,模仿法國佬的手法,總能八九不離十。
反過來在那些老員工的眼裡,卻是無比的邪性!
這五個人學菜就如同天才一樣,好像他們腦子就不是人腦子。
無論法國廚師做什麼菜,只要看過一次,他們就能記住大體的操作程式,發現訣竅的重點。
看過兩次,就能學個七七八八了。
真要看個三四次,他們已經能做的有模有樣了。
甚至比受過法國主廚多次指點的人還做得好,做得快。
如果不是他們不懂外語,不大會用現代化的烹飪工具。
大部分時候,還必須得透過各區的分管廚師翻譯,來跟法國主廚們交流。
免不了要靠馬克西姆的老員工幫忙找一些原料和佐料。
恐怕那些西餐廚師已經很難在保持他們的自信,覺著自己還有什麼優勢了。
想想看吧,如果一箇中學重點學校的班集體裡,突然來了五個學問能夠得上清華、北大研究生的學霸,一考試就門門滿分。
這是多麼刺激人自尊心的事兒啊。
這還讓原來的優等生何以自處啊?
那真是哇涼哇涼的啊,說是生無可戀都不算誇張。
那麼難免會讓有些心眼窄巴的人氣的臉色發紫,拼命想辦法想要玩兒點陰的。
還別說,就在元旦過後,沒多久,就讓這些人逮住一個機會。
那天是法國標緻汽車公司為了慶祝在共和國成立合資公司獲批一事,專門包場舉行的商務宴請。
共和國外貿部門的官員和代表,以及國內作為合作方的企業代表,還有法國大使館商務參贊,和幾家外國媒體記者都來了。
因為人數多,規格高,馬克西姆的後廚自然為之緊張無比,嚴陣以待。
實際上,這天打早上五點鐘,三個法國佬就來了。
他們一個不缺,親自上陣。
進貨,備菜,也一切全都提前了兩個小時。
有的材料甚至是昨天就開始準備,提前醃製好的。
然後就是全軍整肅,摞胳膊挽袖子的一通猛幹啊。
擁有深邃憂鬱眼神的行政主廚“白毛兒”,連他那一向精緻的髮型都好像變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