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還想穩當點,客氣點,讓擋在前面的鄰居讓開。
結果方寸大亂,就變成了急赤白臉扒拉人,往裡硬擠了。
等到終於擠進去一看,他登時怒從心頭起。
因為果不其然,堵在他家門前的三個小夥子,有一個正死死抓著他那拼命掙扎的孫子後脖子不放手呢。
旁邊那個帶頭的還橫眉立目的嚇唬他。
“叫奶奶叫媽都沒用,要不你們家得把你爸爸交出來,要不你們家就給錢!甭廢話!趕緊選!”
那可是蔣三昌的親孫子啊!
咱們的傳統,原本就講究“抱子不抱孫,隔輩兒疼孩子”。
就能別提自己的兒子是個混賬東西,孫子倒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尤其蔣家的孫子還是個喜歡料器的好苗子,蔣家門唯一的希望。
那老蔣還有不急眼的?
他是攥著拳,瞪著眼,獅子一樣一聲吼啊。
“放手!你們抓著我們家孩子幹什麼?有什麼事兒你們跟我說!我是孩子爺爺!”
這一聲可管用,別說孩子手足無措的奶奶和媽一下有了主心骨兒了。
那孩子見了蔣三昌更如同見了救星,哭著說這些人要綁架他。
抓著孩子的小夥子反倒笑了,“綁架?我們可並沒有綁架你,是你們爺兒倆要跑,我們才抓你們的。這不,你爸跑了,就抓著你了。可我們也沒打你呀,這不帶著你回家來了嗎?現在你們家人和鄰居們都在這兒呢,索性就當著大家的面兒,咱們評評理好了。”
蔣三昌可沒理他這套,眼珠子都紅了。
“你把孩子先放了再說其他。你就是有一千個理,一萬個理。你也不能這麼對待我們家孩子!”
這話一說,鄰居們有好心眼的也幫上腔了。
“是啊,你們幾個大小夥子都找到人家門上來了,還死抓著人家孩子脖頸子不放幹嘛。人家又跑不了?有話好好說不行嘛。”
“對啊,光天華日下,你們就是要講理也不是這麼個講法兒啊。瞧瞧你們給人家孩子嚇得。”
“哎哎哎,我說,趕緊鬆開吧。要說你們這可是以大欺小啊。就這麼一個孩子,小身子骨還沒長開呢,禁得起你們這麼按著頭不放嗎?”
眼瞅著就要激起民憤了,這仨小子也覺著不是事了。
面面相覷下,帶頭的給了個眼色,那個抓著孩子的終於撒了手。
孩子立刻就撲媽媽懷裡了。
蔣三昌的老伴兒一看孩子後脖子都泛了淤色,那叫一心疼啊。
當時就叫起來了,“哎喲,你們怎麼狠哪,你看看給我們家孩子掐的,脖子都紫了。”
那三小夥子為首的生怕輿論徹底倒向蔣家,趕緊聲辯。
“哎哎,你們家可別護犢子啊。知道他們爺兒倆幹了什麼嗎?偷!”
最後一個字兒可好,驚得鄰居們誰都不言語了。
因為這年頭最恨的就是小偷,大街上發現了,群情激憤下打死了也是應該的。
這就是普遍共識啊。
孩子的奶奶和親媽立刻心虛了。
可蔣三昌卻不信孫子會幹出這樣的事。就問到底怎麼回事。
那個帶頭就說,自己住在裡這兒不遠的一棟簡易樓裡。
平時沒什麼愛好,除了喝酒打牌,就愛養鴿子,是個鴿子迷。
可最近發現老丟鴿子,前前後後丟了得有好幾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