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背後的靠山越大,做大事才越便宜啊。
別忘了,這年頭想要出國,那太不易了。
沒點路子,你怎麼走通手續?
要是連政審的關都過不了,就更別提簽證和怎麼湊齊外匯當資本了。
即便出去了,即便手握重金。
難道隻身一人身在異國他鄉,就能肆無忌憚的參與盛宴,在股市房市裡旁若無人的撈金?
日本可是有合法暴力組織的國家,此時的雅庫扎還未到衰退的時候,黑色經濟同樣在繁盛之時。
沒點人脈沒點勢力護身,就這麼帶著錢去日本,這不成了大老遠給人家送上門的外賣了嗎?
但要是有了去東京為壇宮開分店的差事,對於寧衛民來說,情況就大大不一樣了。
那等於是他擁有了一個跨國企業的商業資源相助。
同時還有個公派的身份護體,有國家在為自己撐腰啊。
真在日本遇到點什麼事兒,寧衛民不但會得到皮爾卡頓日本公司的幫助,而且也是能找大使館幫忙的。
他這樣的外國人,身在日本,別說撈偏門的不會招惹,就是日本政府也會有所顧忌。
這不就等於有了金光護體了嗎?
更何況,寧衛民就是白白給別人幹,怎麼算他都不吃虧啊。
他如果不是皮爾卡頓的高管,就沒可能吃下上萬幅白菜價的近代名家字畫,不可能撈著服裝尾貨的生意,也不可能有從工藝品上發財的條件。
他要是不開辦壇宮飯莊,就沒可能得到料器生財的機會,更不會藉著給壇宮採辦的機會,買到那麼多紫檀傢俱和國家對私人禁售的精品官窯瓷器。
他要是沒有策劃那麼多具有社會轟動效應的文化活動,就不可能走通糖業菸酒公司黃新源黃經理的門路。
那他和張士慧的菸酒店也就少了一大塊的收入。
他要是沒把齋宮和壇宮辦好,沒和天壇園長相處如此融洽的條件。
孫五福又怎麼替他收舊貨呢?
而這些如果都沒有,他也就不可能具備相應的財力收回馬家花園了。
像寧衛民這麼給人打工,替旁人做嫁衣。
難道不比空有個老闆的名頭,卻得天天東跑西顛的當個小倒爺,或者從國庫券上擠點油水有出息多了?
說白了,寧衛民這身上的差事,就跟三十年代在滬海租界的工部局擔任華董,五十年代在港城擔任四大探長一樣。
就是倒給人家錢,行賄買這樣差事,都划算的很啊!
更何況如今寧衛民的志向也不一樣了,評判得失的標準就更得多角度了。
因為對於胸懷大志,想要做大事的人來說。
在工作中學到的東西,獲取的經驗才是最重要的。
寧衛民無疑要創辦自己的業的。
但現實生活裡想把企業做大做強,做到世界知名,可不是想辦法賺第一桶金,靠先發制人搶佔行業領先地位,再抱一條官面上的大粗腿,就能做到的事兒。
哪兒有那麼簡單啊?
歷史上,胡雪巖不就因為是官商才破產的嘛。
連京城首富馬家都吃了做官商的虧,搭進去好幾十萬兩的白銀收不回來。
官商,那是雙刃劍,發跡發得快,死也死得快。
再打個比方,要想把中餐推廣到世界上,讓其獲得世界飲食行業的承認,得到與之匹配的應有的地位。
這是隨便一個人,開了金手指,就能辦到的事兒嗎?
沒點真本事,難啊!
可這本事怎麼來啊?
那就得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