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東華門和秀水街這兩處市場的麻煩事兒,是因為寧衛民難改市井小民的算計。
什麼都想佔著,什麼都想把著,才自作自受的糟了心,不算太冤枉的話。
那麼還有一些事卻是因為他太為別人著想,做了大好事,才需承擔更多的責任。
這恐怕更是純屬自找。
首先就是他給煤市街,東花市和景山街道,捐廁所的事兒。
這年頭,老百姓對什麼事有看法,提點意見,其實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兒。
畢竟資訊閉塞,人微言輕,很難廣泛傳播擴大影響力。
但什麼事兒就怕驚動媒體,尤其是外國媒體。
也別什麼電視、廣播,上報紙就不一樣了。
一個很偶然的事件,讓寧衛民的廁所在外國人的報紙上露了臉。
敢情如今共和國和英國就港城問題正進入最後的談判階段。
《泰晤士報》也為及時報道相關訊息對華增派了人手。
有個名叫艾琳娜的女記者,最近就剛和三個同事一起調派過來。
千萬別覺著外國人就怎麼樣,同樣有假公濟私的毛病。
這個艾琳娜是個年輕愛玩的女孩兒,因為第一次到華夏,第一次來京城。
她的工作安排來安排去,就給自己特意安排出一個週末來。
打算好好領略這個對大部分西方人來說還是很神秘的東方古都。
這個洋妞兒居然還是個傻大膽兒。
也就是說在一個陌生的國家、陌生的城市,她拿上一張英文地圖,背上一個旅行包,就敢於滿街亂走。
這在今天也許不新鮮,在1984年就顯得很另類。
不過總的來說艾琳娜的遊覽過程還算順利。
她按圖索驥,從京城飯店出發,先去了天安門,從午門進入故宮。
然後看了三大殿,看了乾清宮、坤寧宮,再從神武門出來,去了景山公園。
這都是一順兒的,一路向北,方向特別好找。
全靠步行,轉了大半天,她還照了不少照片。
本來已經走得累了,覺得收穫可以了,出門之後她就想著要回酒店的,可一下子又被古老的衚衕吸引了。
一路磕磕絆絆轉了幾條衚衕,對於衚衕裡普通人的生活景象,她簡直著了迷。
結果就越走越深,走到天兒都快黑了,她也沒想按原路返回。
居然還連比帶劃拉的掏出外匯券在衚衕口小賣部買了瓶酸奶,美滋滋兒的喝了一個肚兒歪。
再之後……就壞菜了!
艾琳娜忽然發現自己有了一種比較急切的需要。
當然,這是很正常的,有入有出。
人既然得吃得喝,那就得方便嘛。
可問題是在京城飯店,在兩個公園,這都不是個問題,但在京城的小衚衕兒裡嘛……
如果誰要說艾琳娜對這個問題沒有準備,那絕對是冤枉她了。
人家出門前準備其實很充分。
不但帶著一張英文的京城地圖,而且其中各大景點周圍,還用醒目的紅筆標好了餐廳、停車場等等標誌。
就是為了不時之需。
尤其是長期在華外國人對華夏廁所簡直談虎色變,對待來華的朋友和同事,都會互相鄭重告知哪兒的廁所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