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以為他們是在對自己笑呢,但實際上,他們其實是對年京手上那一大把鈔票笑呢。
不過好在年京的膽子小,這總算避免了他利令智昏,幹出一些會導致惡果的行為。
的確有人想讓他犯罪。
商人的本性就是唯利是圖,為了得到“特殊關照”,有些人難免向年京打糖衣炮彈。
可問題是甘心給老婆作奴隸的人是不會豪放的。
選擇做“上門女婿”的年京可萬萬不敢受賄、吃回扣,他沒有急功近利的膽量。
他才初嘗這種幸福的滋味,暫時已經很滿足了,並不想一朝不慎毀了美好的生活。
何況長期蟄伏,遭受冷遇,也讓他學會了看風色,養成了遠超常人的耐心。
不探明情況,不瞭解內情的情況下,他一點不著急把手裡的權套現,兌換成實在的利。
賤賣不賤賣另說著,關鍵是要首先保證安全。
他明白自己已經被推上了一個重要的位置,心裡不覺有幾分忐忑。
路子是別人給鋪好了,能不能走好,能走多遠,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所以,他還算能把握得住節操。
對求著他的人,頂多敲一頓酒飯,或一些小禮物。
說“敲”其實還多少有點不恰當呢。
因為年京不白吃,他經常回請,甚至也會買禮物回饋。
別忘了,花的是公款啊,又不是他自己掏腰包。
長期在體制內的氛圍裡“湯事兒”,年京無師自通的領悟了一個官面兒上辦事的重要方針。
領導想要的就是花團錦簇,看重的是個做事態度,對於結果並不怎麼較真。
其實不管真忙假忙,只要忙碌起來,能讓領導看見,那就能讓領導滿意。
偏偏這又是最好的報銷理由。
雖然他不能把公家的錢明目張膽揣在自己兜裡,可他總有花錢的權力啊。
一筆買賣就的賺就行了,賬面上多幾個少幾個又能怎樣?
這樣一來,領導高興了,他自己還吃美了。
而且不欠別人的人情,天天在酒桌上還被捧得飄飄然,多麼好呢!
總的來說吧,年京非常得意自己能這麼白吃白喝。
“昨天兩益軒的清真菜好得很!和張廠長一塊去的,那傢伙胖胖的怪有個意思!”
或是“敢情朝鮮風味也不壞呢!那個老西兒申經理約我延吉餐廳,我這是頭一回吃狗肉和冷麵!”
且在事後總要這麼對下屬和熟人大肆宣傳,換得身邊一干人等的恭維和羨慕。
尤其他的小聰明也對某些人很有效果。
有些個體戶或者是小廠家、小單位的負責人很吃這套。
拿他跟那些白吃白喝還不辦事的人一比,就覺得他人品不錯,懂得禮尚往來。
結果弄得他在人後的口碑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