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的能量還是很大的。
年京不知道江惠是怎麼跟岳父說的,反正老頭子這次上了心,動了真格的。
才不過一週的時間,就讓年京如願以償,成功升遷。
尤其事先找年京談話時,江父頗為贊成他的觀點。
同樣認定時代已經變了,舊有的東西在褪色,未來的演變,註定將以經濟基礎說話。
所以江家沒有安排年京繼續坐辦公室,留在大機關。
而是藉著現今四處成立公司的風氣,也讓他和江浩走同一條路,藉助城建公司的資源去商場開拓。
讓他也能在改革的浪潮裡去當個有實際權力的迎浪而上的弄潮兒。
又過了五天,城建公司的總經理讓秘書把年京叫到辦公室裡進行了一次長時間的談話。
之後,城建公司成立一個搞商貿子公司的決定和任命年京的委任狀就同時正式下發了。
秉承著扶上馬還得再送一程的原則,公司對年京很照顧,給他的扶持力度不算小。
無論資金還是人手、甚至連第一筆買賣,全是現成的。
啟動資金是二十萬。
年京的公司成立賬戶當天,這筆錢就劃到了賬上。
人員方面,除了公司的副手是總經理安排來養老的人,會計跟年京原來的處長沾親帶故。
其他的人,無論從公司內部挑選或是外聘,年京大可以自己做主。
那筆白得的買賣也相當甜,其實就是城建公司下一個專案的鋼筋採購業務。
價錢、數量、標準都已經落實好了,完全是張嘴就能吃到的肉。
年京只需和廠家對接好運輸和儲存問題,然後再讓錢在賬目上溜個彎兒,他就能立地賺五萬多塊。
這就是國有經濟的好處。
於是搖身一變,年京成了個體面的官商。
既滿足了權力慾,也落著了實惠,他的人生終於翻開了新的篇章。
至於江父為親生女兒做的安排更令人拍案叫絕。
老頭子居然讓江惠從物資局轉到了銀行系統。
一開始年京還對此極其不理解。
因為江惠去的不是什麼大銀行,只是城郊的農村信用社。
就是也按級別來看,江惠一個有國家幹部正式編制的科長,去了只當個辦公室主任。
連平調都算不上,實在是有點虧。
哪兒知道老頭子是這麼想的。
他說做買賣永遠離不開錢,就如同行軍打仗離不開糧草。
沒有錢,再好的買賣看著也做不了。
有了錢,即使暫時賠了,也能從別的買賣上賺回來。
信用社也有信用社的好處,貸款的審批會比大銀行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