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的學費,該交還是得交。
所以說,只要仔細想想,我們並不難得出一個結論。
這些日本人壓根就沒憋好屁。
從打一開始,小鬼子就是藉著兩國交流,中日友好的藉口。
想讓他們本國國民從這場表面上看,水平懸殊的比賽中,獲得民族優越感。
其心可誅啊!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別看這時候的聶衛平雖然尚未成名,但他卻是頗有鋼骨叉子,富有智慧的。
在宴會現場的發言環節,他就不卑不亢的以東方古國特有的謙虛,精彩的還擊了日方的傲慢。
當時日方記者詢問共和國的棋手們都有什麼抱負。
聶衛平代表大家回答,說我們沒有太大的抱負,就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贏一盤。
一開始日本人還沒反應過來,都覺得這個抱負很普通呀。
嗯,只贏一盤?
還算謙虛嘛,知道差距就好。
於是日方人員在聶衛平發言後紛紛鼓掌,表現得很熱情,特給面子。
但沒過多久,他們就想明白了,原來共和國的棋手們還是想贏。
按擂臺賽的規矩,每人都贏一盤,最後當然就是共和國獲得勝利呀。
但這時候,後悔已經晚了,黃瓜菜早涼了。
現場的日方人員,也只能一個個表情不善地看看華夏棋手們,低頭私語地抱怨。
不能不吃了這個啞巴虧。
反過來,中方人員,包括寧衛民在內,確實心裡特別痛快的。
而且作為了解歷史走向,和聶衛平未來成就的人。
寧衛民更篤定這位“棋聖”,十有八九就是這次比賽,把這些日本人踩在腳下,才揚名立萬的。
於是就在酒宴接近結束時,為了蹭點好處,也為了結個善緣。
寧衛民就主動跟體育局的官員和幾位參賽棋手錶示。
說他代表皮爾卡頓華夏總公司,願意贊助這次參賽的棋手出國服裝。
並且棋手歸國後,他作為壇宮總經理,還會按照今天的規格標準,再贊助一頓接風宴。
沒的說,在如今敗多勝少的機率下。
寧衛民能如此的慷慨,這在體育局和棋手心目裡,就是雪中送炭的仗義之舉啊。
誰都不會想到,寧衛民這個滿面春風,急公好義的人,其實倒是最能沾光投機取巧的市儈人。
真要剖開這小子的肚子,其實裡面裝得全是算盤珠子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