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孑然一人了,他這個老絕戶也不是晚景淒涼,老無所依。
沒有兒子,他還能指著在京找到的好徒弟,照樣過上好日子。
就這樣,到了5月12日這一天,寧衛民就開著他的美國吉普車帶著康術德從扇兒衚衕小院出發,奔赴津門靜海。
當天天氣好得出奇,陽光明媚,小風徐徐。
氣溫說熱不熱,說冷不冷,正正好。
邊大爺、羅師傅、羅嬸兒還有上晚班的米師傅白天沒事兒,一起出門來送。
眼瞅著寧衛民和康術德吉普車絕塵而去,就連他們都很是羨慕。
“哎,老康可是熬出來了,有個這麼好的徒弟。不比兒子差。”
“可不,老康多大的福分,坐著美國汽車上津門。”
“哎,這還得說是緣分。你們忘了,當初這一老一小是怎麼掐來著?看來,什麼都是老天爺安排好的。”
沒錯,這樣的“儀仗”,已經相當於局長待遇了。
或許今天的人會感覺有點矯情,也沒多大意思。
但對於康術德這一生來說,都是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舉動,非常重要的一行。
他的眼睛望著窗外,看著前門大街兩邊的商店在身後“嗖嗖”的駛過,是相當高興。
忍不住便誇了徒弟兩句。
“還別說,你這車開得倒是挺穩當的。沒想到你小子居然能有這個出息,能天天開著汽車滿城跑,連我也跟著沾了你的光了。行,照這個樣子,咱們兩天從津門就能回來。”
哪知寧衛民卻說,“幹嘛那麼急著回來啊,不用。老爺子,我好不容易陪您出來一趟,什麼五大道、勸業場、塘沽都去逛逛。什麼起士林、登瀛樓、狗不理也都去嚐嚐。關鍵得玩兒痛快了,您高興是第一位的。”
康術德聽得心裡熨帖,可越這樣他越是搖頭。
“別別,不能為了我,耽誤你的正事啊。”
而寧衛民則說。“什麼正事啊,伺候好了您就是我的正事兒。打個比方,就跟海峽對面似的。跟咱們緊張了那麼多年,這不,那頭也宣佈放棄了對峙了。開始跟咱們講和平了。我就發現越是正事兒,大事兒,就越不能著急,慢慢辦唄。只有不急不慌才能辦好。您說對不?”
然而這話卻讓康術德驟然一驚,“什麼?你說什麼?海峽那邊又有什麼新動靜了?”
“喲,您居然不知道啊,不應該啊?您這麼著急打聽宋先生的下落,不是最關心這方面訊息的嘛。昨天的報紙,廣播都有啊!《新聞聯播》也演了啊,說最近兩岸關係進入到新時期……”
“嗨,我這為了今天動身,光收拾東西來著,昨天的報紙就沒顧上看呢……這可真是的,耽誤事兒嘛……”
“老爺子,您別急,我車上有廣播,我開啟您聽聽,沒準新聞節目就播呢,好不好?”
“嘿,你這車還有洋喇叭呢,能聽廣播……”
“那是,美國車嘛,我給您開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