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大媽,我看您真是糊塗了。您可真行啊,要買這麼多米和麵,真買來,您往哪兒擱啊,那還不滿院兒飛蟲啊。”
邊大媽一看,好嘛,原來是米家的二丫頭,米曉冉的妹妹米曉卉。
她身邊還有兩個同齡人的女孩兒,一看就知道,應該是她比較要好的同學。
這是放暑假,來家裡串門的。
老太太也沒工夫跟小毛丫頭計較,趕緊就說正經事,說米嬸兒也讓她給米家帶話,要讓米師傅趕緊拿家裡存摺取錢去。
豈料,米曉卉卻是個有主意的。
何況她這歲數已經大了,學習也不錯,今年是應屆參加高考的學生,正在家裡等錄取通知書呢。
所以聽了邊大媽交代的話,米曉卉卻不肯照做,反而說頭兩年降價的時候,米嬸兒買化纖布和肥皂就是慘痛教訓,早就該吸取教訓了。
而且現在自己家裡總共也沒幾個錢了。
除了家裡要供自己上大學之外,連自己那個美國人的小外甥還得花錢呢。
家裡沒閒錢囤積沒用的東西,就不摻和了,居然把這兒事兒給推了。
可這麼幹哪兒可能啊?
別的不說,就說全院兒都是沾了米嬸兒的光才有貨可買的,把人家給拉下算怎麼檔子事兒?
邊大媽不敢有負所託,就開始怪米曉卉不聽話,讓她趕緊去辦事。
米曉卉卻說自己媽媽這麼幹純屬盲目搶購,沒有一點經濟頭腦,也不想想買這些有用沒有。
邊大媽當然還是那句話啊,“你們年輕人不懂,擱著就是保值。”
豈料,這一句話對付老伴兒和老鄰居們管用,對付米曉卉這個有思想,有自己判斷能力,又有個性,追求獨立的當代年輕人,卻成了無用之功。
甚至不說還好,一說反而激起了米曉卉,甚至她那兩個同學的共同反感,並由此引發了據理力爭的大辯論。
有一個女同學就說,“什麼叫保值,您先弄懂了這詞再說話。市場經濟剛一開始,價格還沒放開,您就承受不住了,這只是剛開頭,就這麼大驚小怪的,往後還活不活了?愚昧,太愚昧!”
邊大媽不能給小丫頭給堵回去啊,馬上反駁。
“你們這些孩子懂得什麼?還愚昧。這是常識。回去問問你們爹媽去。要是國家不限制價,那醬油還不十塊錢一斤?賣東西的誰想要多少錢就要多少錢,亂了!”
另一個女同學說了,“國家不限制市場,經濟規律可限制市場呢,十塊錢一斤的醬油要是沒人買,它還不得一塊錢一斤。”
得,這下,邊大媽給說沒詞兒了。
倒是羅嬸兒關鍵時候幫腔說,“還是攢點好,攢點踏實。反正我是窮怕了。”
誰承想,這個時候羅家的大孫子和邊家的大孫子不知從哪兒鑽出來。
他們是好朋友,一個雞蛋糕,倆人分著吃,可一邊吃著,一邊跟著裹亂。
他們年齡就差一歲,一個七歲,一個六歲,說懂事也懂得點了,說不懂事還混沌著呢。
邊家的大孫子屬於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來的,看到羅家門口的貨物,只顧為之驚歎。
“我的天,這兒怎麼放著這麼多的白布啊。這怎麼用啊?難不成是為了辦喪事的時候用,孝子賢孫一人一身白,就跟電影裡演的似的……”
羅家的大孫子更絕,“拉倒吧。傻不傻啊你,現在辦喪事誰用這個?那叫封建糟粕,早淘汰了。現在辦喪事,只要半尺黑布往胳膊上一勒,至多戴半天就扔了,那還得孝順的……”
都說童言無忌,可這一下子,邊大媽的火兒是真壓不住了。
衝著倆孩子,老太太惱了。
“看我不揍你們個小兔崽子!有的吃還堵不住你們的嘴,都給我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