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1988年的8月份恐怕是商人最開心的一個月,
就是這個月,共和國的改革進入了攻堅的“價格闖關”,只有少數的重要商品和勞務價格由國家管理,絕大多數的商品價格都開始放開了,由市場來調節。
於是京城的零售物價飆升30%,而且上漲的幾乎全是生活用品,那京城的老百姓還能不急眼?
搶購!搶購!
1988年留給人們最深印象的,最終就落在了這兩個字上。
反過來,經商的商人們和京城的倒爺們都快樂瘋了。
因為無論對於國營企業還是私人買賣來說,這都是千載難逢的情形,絕對的賣方市場。
大家做生意做了這麼久,誰也沒見過這種有貨就不愁賣,連泡臭狗屎放個盒子裡都恨不得有人瘋搶的勁頭。
那真是大發利市,賺得盆滿缽滿。
就拿煤市街街道服裝廠來說,這場大搶購風潮中,不但他們替寧衛民生產的服裝都被雲想服裝公司旗下的三個品牌店的顧客們搶光了。
就連殷悅替寧衛民從紅聯廠接盤來的,存在街道廠庫房那些滯銷貨和瑕疵品,也都藉機清了庫存,甚至還賣了個好價錢。
這一下子,就讓雲想公司和服裝廠的賬目變得特別好看。
服裝廠收了有一百多萬的現金,雲想公司則入手三百多萬,這可全是現錢啊。
服裝廠的廠長蘇錦,和向來負責為寧衛民的國內佈局輸血的殷悅,他們還從沒有感覺到手頭這麼闊綽過。
但也因為錢太多了,難免心驚肉跳,提心吊膽。
別忘了,現在往銀行全是取錢的人堵著,想存錢根本沒法存。
而他們的保險櫃又擱不下,天天屋裡藏著這麼多錢誰不害怕的?
真有個閃失,就是追悔莫及啊。
還有,就是貨好像也賣的忒乾淨了點。
現在雲想服裝公司麾下的品牌店裡,就連塑膠模特穿的展示服裝都被人買走了,看著光禿禿的實在不成樣子,只能拿塊布料蓋著。
偏偏服裝面料也都在漲價,甚至賣斷貨,這無疑給服裝廠給生產新貨也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如果合適的布料進不到,工廠就沒有辦法把新貨生產出來。
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呀,青黃不接也就成了必然。
幸好供應奧運會代表團的所有運動服早已經提前趕製出來了,並且順利交付了。
否則的話,要是他們在製作期間裡趕上這光景,那生產節奏非得亂了套不可,弄不好都有可能違約,還真是夠懸乎的呢。
當然,要是和服裝類的產品相比,像菸酒這樣的癮品,無疑會更好賣一些。
所以對於慧民菸酒店來說,實際情況其實比寧衛民預計的還要更好。
現在不但茅臺和五糧液在繼續上漲,張士慧隨後湊錢補的貨在漲,就連原先需要張士慧低價傾銷和批發的貨物也在漲價。
別說再也不用打折,就是每樣東西漲幾分,人們也都不在乎了,怎麼賣都是利。
回購菸酒的業務已經徹底停擺,現在沒人傻得再拿高檔菸酒換錢。
於是連回購菸酒業務的高手——譚大姐,都回歸了店鋪,每天只負責往外賣貨。
張士慧看到價格飛漲,人們瘋狂搶購,最開始的時候還有點無所適從,有點沒把握住分寸,歡天喜地覺得挺高興。
結果才兩天過去,他就發現店裡的貨物賣出去了一半,尤其低檔菸酒眼見著以最高價出貨,都要賣光了。
而且身邊的親戚朋友還都想方設法找他,連老丈杆子都想從他手裡再多買點。
他這才醒悟過來,忙又跑到糖業菸酒公司找黃經理要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