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吃食,有穿戴,有補品,老爺子不要都不行。
這意思其實很明顯,他知道寧衛民忙,也不需要他做什麼,但他不能揣著明白裝糊塗,白受寧衛民這麼大的好處。
於是就衝著寧衛民和康術德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這層師徒關係,他便把感激寧衛民的這份心思都用在了康術德的身上。
這也是一種講究。
所以正因為這些事情古四兒都做到位了,寧衛民都看在了眼裡,別看倆人平日裡也沒太多走動的機會。
但哪怕和天壇公園鬧分家了,寧衛民也沒忘了古四兒,依舊想著要給他繼續安排更好的出路。
因此除了把孫五福安排在潘家園之外,寧衛民給古四兒在潘家園市場裡也同樣安排了一個店面。
現如今更因為局面大不一樣了,寧衛民還想要藉助其他的資源大幹一場,他一下子又想到了古四兒和孫五福。
於是7月中旬,當寧衛民來到潘家園市場來巡視市場的搭建進度時,他還想去古四兒和孫五福的店裡坐坐,打算找這兩個人分別好好談一談。
應該說,潘家園的市場此時只是初創,又沒完全搭建好,正處於引流階段。
所以除了週日全天開市會熱鬧一些,平日裡客流並不怎麼多。
不過好在當初在天壇翟工門口開辦市場,倒是給寧衛民留下了一定的商販資源,而且還因此保留了一定“鬼市”的規矩。
像這裡每天凌晨四點鐘到早上七點鐘就開市了。
不少真喜歡文玩古物的玩家,有天不亮就趕來的,圖的是能憋著俏貨。
當然,也有人到夕陽西下才正經在市場上轉悠的,為的是能撿點兒收攤前的洋落兒。
倒是每天見了大太陽的白天,這裡人跡寥寥,連看貨的人都幾乎沒有。
寧衛民來的時候就是這樣,這空蕩蕩的場面差點把他給嚇著,大片的天棚下都是無人看管的攤子。
他還以為自己的錢打了水漂兒,打算抄作業玩兒砸了呢。
多虧老齊對他做了解釋,說現階段每天都有小二百個攤位,起碼能收個二百塊的管理費和租金,寧衛民這才稍感心安。
他也知道市場的人氣是靠口碑得來的,著急不得,也就沒再多想。
何況當天的天氣也很熱,市場的大棚裡很悶,正當午的時候人站在下面,臉上油汗直冒。
依著寧衛民的本意,連他自己都感覺不舒服,想趕緊找個涼快地兒歇著,自然也不想害旁人跟著自己平白受累。
就這樣,所謂的巡查也就走了一圈就結束了,保安各自歸位,連老齊也被寧衛民放回他的辦公室去了,只有寧衛民自己找到了古四兒的店鋪去。
那店是臨街的,寧衛民給朋友的肯定是最好的位置,而且替古四兒想得很周到,兩邊都能開門,兼顧市場內外。
換句話說,就是現在市場還很冷清,可即使沒法做市場裡的生意,對外開門也會有客人。
果不其然,當寧衛民找過去的時候,就看見門口圍著不少人在選大盆裡的金魚。
雖然不是什麼值錢的品類,但也由此可以看出,較之市場裡的小攤相比,這裡生意還是有的,想來古四兒的日子應該還過得去。
再等到一進門,寧衛民更是感到眼前一亮,有著不小的驚喜。
說實話,光看這店裡的摸樣,就知道古四兒真是今非昔比了。
首先,以往古四兒常用的那些瓶瓶罐罐,都被新型的水族箱給取代了。
舊時那種淳樸的飼養方式變成了各種現代化的電氣裝置。
其次,連店裡的魚,品種也豐富極了。
低檔次的紅箭、孔雀、神仙,紅綠燈……
中檔次的鉛筆、地圖、藍鯊、七星刀、紅鸚鵡……
高檔次的銀龍、魔衣刀、大七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