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皮爾卡頓公司設計部曾經的負責人,趙大慶離開公司後,與寧衛民合作開辦了一家廣告公司,可謂相得益彰。
雖然他這人在關係網方面的資源具有嚴重的缺陷,廣告營銷方面實在不是他的強項。
像當下最主要的媒體平臺電視臺,他完全不認識人,壓根就說不上話。
哪怕過去跟報紙和雜誌打過一些交道,那也是他為了配合公司公關策劃部,主要負責技術性工作,為這些媒體提供一些廣告宣傳內容方面的支援。
可是沒關係啊。
他趙大慶缺乏這方面的資源,寧衛民有啊,正好就給他補上了。
別忘了,寧衛民和許多報紙、雜誌也保持著不錯的合作關係,尤其是皮爾卡頓公司聽了他的建議,開始準備打造一本隸屬於公司的時尚雜誌,這些資源就成了趙大慶的助力和底氣,直接提高了他開展業務的起點。
另外,寧衛民跟電視劇製作中心有深度的合作關係,也就算是間接搭上了電視臺。
而且寧衛民還不光充當買家,也是賣家。
像這一次回京城過年,寧衛民就帶來了松本慶子的最新日劇《黑皮革記事本》。
雖然題材涉及資本主義的特殊娛樂場所,的確有些敏感。
但審批部門看了看內容大致上屬於對人性貪慾的批判性質的,念著他在對外文化輸出方面的貢獻,以及請來鄧麗君參加春晚的功勞,還是像《摘金奇緣》一樣予以特殊關照,放行了。
不過出於謹慎,審批部門有言在先,也設定了一定的限制條件。
那就是讓寧衛民先在地方臺播出一次看看社會輿論和觀眾反應。
播出後,如果民間沒有太強烈的意見反彈,才可以在其他電視臺播出,否則就得停播。
所以在廣告公司開業後,趙大慶最先開始運作的專案就是拿京城電視臺播出《黑皮革記事本》的廣告時段對外招商。
他按照寧衛民的意思跟京城電視臺率先達成了合作。
談好的具體條件是,為了避免電視臺的風險,電視劇可以免費給京城臺播出。
但是京城臺也給把電視劇播出前的十分鐘的廣告時段讓一半給他們。
說白了,這部戲在大陸內地播放,最後到底能掙多少錢,還是未知數呢。
一是要看宣傳和松本慶子對觀眾的影響力。
二就是看電視劇的質量和觀眾反饋。
三就是要拼人品,看運氣了。
畢竟國內環境不一樣,如果只是一次播放的短期效應,當然掙不了幾個錢。
只有全盤消除審批部門的顧慮,才能細水長流帶來豐厚的長期回報。
不過這也不算什麼事,哪怕真的不盡人意,惹出是非也沒關係。
畢竟這部電視劇在日本獲得了那麼高的收視率,東南亞已經許多國家地區的電視臺因為久仰大名,主動聯絡TBS電視臺,向霧製片廠求購版權了。
即便是沒了大陸市場,霧製片廠也承受得起。
而寧衛民和趙大慶的廣告公司更是做的沒本兒買賣,屬於被追著餵飯吃的角色,完全不需要承擔風險。
怎麼都是個賺,無非是賺多賺少罷了。
尤其他們還天然背靠一個大客戶——皮爾卡頓公司呢,這就讓他們更沒有了後顧之憂。
實際上都沒用寧衛民幫忙,趙大慶自己跑到公關部跟老同事一商量,就先把五十秒的廣告以十萬的優惠價給賣出去了。
對方決定對趙大慶這個老同事支援一把,順便也給皮爾卡頓大廈和美尼姆斯餐廳打打廣告。
這還不算呢,對方還主動把一部分平面廣告的印刷業務,按成本價加了三成的利潤,外包給了趙大慶。
說是公司設計部最近太忙,這件事已經拖了很久了,求趙大慶也幫幫他的忙。
好嘛,那都是趙大慶幹熟了的活兒,自然輕車熟路,不會出什麼問題。
不得不說啊,裙帶關係有裙帶關係的好處。
相互知根知底,交情早就到位,辦事效率絕對高。
當然,話說回來了,趙大慶也不是隻有這點價值,並非只能靠著過去在皮爾卡頓的底子,乾點吃現成的外包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