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她的丈夫愛丁堡公爵來天壇參觀。不但被圈粉,甚至對幾處主要建築依依不捨,對多家外媒公開表示天壇是個神奇的所在,他們還沒看夠……
想想看,一個說起來只有大片松柏樹林和少數祭祀殿堂的區屬公園,居然成了國內外重要賓客爭先遊覽的場所。
風頭甚至追上了主要皇家宮殿群的北海和故宮,蓋過了頤和園和圓明園,在國際上獲得了相當大的知名度,這是多麼讓人難以想象的事兒。
要多光榮有多光榮,要多顯赫有多顯赫。
但也正因為這樣,從京城眾多區屬公園裡脫穎而出的天壇就不可避免的成為出頭鳥,也免不了會引來各方覬覦。
實際上,光天壇公園上面的幾個“婆婆”,就沒少惦記天壇公園的錢袋子。
要不是老園長算是個資格老,脾氣大是強硬派,誰來摘桃子也不答應。
就是比他官兒大的都敢當面拍桌子罵娘。
而且在寧衛民的建議下,從壇宮飯莊在日本開辦分店起,天壇方面也適當做了些妥協。
每年開始主動反哺幾家上級單位幾十萬資金,維持住了一種微妙的平衡關係。
其實應該早就有人對天壇公園一把手的位置下手了。
但那句話怎麼說來著,該來的總會來。
饒是老園長把門戶守得嚴嚴實實的,以為槍扎不透水潑不進,自己一定能順利把位子交接給自己信任的人。
但就是有人有這麼大的本事,在最要命的時候,找到破壞掉這個鐵桶一樣的局面的契機,從而改變整個事情的走向。
這不,救命恩人為了兒子前程來當面低聲下氣的求老園長,而且什麼都不需要他去做,只求他不去反對,順其自然就行。
這讓向來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老園長該怎麼選?
這讓向來講交情,重情誼的老園長,又怎麼好反對?
一時間,寧衛民沉默不語。
他現在算是明白了。
難怪他昨天給老園長打電話拜年,老園長都沒什麼興致,連客套話都沒說幾句。
他提出想要上門拜訪,老園長也推說身體不適拒絕了。
敢情根源就在這上面啊。
還是杜月笙說的對啊。
人生在世,有三碗麵最難吃,體面、情面和場面。
連老園長面對這樣的局面,也只能無奈敗退。
大概老園長自己都沒想到,他自己才是這件事最大的破綻吧?
對於老園長的感受和選擇,寧衛民感同身受,他完全能想象老園長當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做出選擇又是多麼艱難。
不過,他更清楚眼前面對的人是陳述平,這件事裡最倒黴的無疑是這個人了。
說好的提拔出了問題,許諾的東西無法兌現了,換誰誰受得了?
想也知道他的感受。
說實話,寧衛民很是同情,也有心想勸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