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本事來
論,這蘇慎針更無疑是行家裡的行家。
不但蘇繡、京繡技巧融會貫通,而且禮服、西服、吉服、旗袍他無所不精,無所不會。
他要是個知識分子,那就得說他學貫中西啊。
他要是個琢磨文物的呢,就得說是個精通各門各類的大通家。
他要是個幹工美製作的,那絕對是藝術水平頂尖的名匠大師。
想想把,這樣裁縫師傅做出來的服裝那會是個什麼樣?
何況要是從人情上論呢,寧衛民又對蘇家有再造之恩。
如果不是寧衛民在煤市街街道辦了縫紉社,讓蘇錦辭了修腳的活兒有了事業前程。
蘇慎針別說能養好身體了,弄不好如今他人都沒了,早就順著八寶山的煙囪化成煙兒了。
那他又如何不精心,不盡心呢?
實際上,這蘇慎針確實不負自己平生所學的手藝,他也對得起蘇家的列祖列宗,和寧衛民的這份恩情。
雖然按理說這帶著繡活兒的傳統吉服,正常製作週期那得需要個把月才行。
可從量體裁衣開始,他就用了二十天。
而且不僅快,活兒也精。
大紅的海水江崖吉服袍,紅緞鳳穿牡丹繡裙,墜著流蘇的霞帔,鑲著寶石的繡鞋,全是蘇慎針一絲不苟做出來的,甚至融合了西方立體剪裁的手法,讓這套衣服更貼身,更顯苗條和婀娜。
就連吉服上的圖形花紋,也是蘇慎針用京繡中「平金打籽」的繡法一針一針繡出來的。
這種繡法那可不一般,因為是以真金捻線盤成圖案,或結籽於其上的製作技巧。
十分精緻,華貴。
所以可想而知,在寧衛民充沛的財力支援下,由蘇慎針用盡所有的本事,全力以赴趕製出來的這套新娘吉服那得多漂亮。
這麼說吧,如果以藝術品來論,別說穿了,這套衣服掛起來都足夠讓人驚歎的。
如果要以奢侈品來論,放在法國,至少也能賣出一百套迪奧的價格。
就是放在國內的服裝行業裡,也相當於劉永清的仿古瓷在瓷器行業,蔣三昌或葡萄常的料器在料器行業的地位了。
實打實,毫無疑問的一套華夏傳統服裝精品,是難得一見的美輪美奐的東方風情復古服裝。
既尊重了傳統,又小有創新。
說真的,這東西也就是沒讓伊夫聖羅蘭看見。
否則的話,弄不好他又靈感爆發,由此再搞出一系列華夏奢華風的服裝來了。
這真不是吹的,因為只要看看新娘子一家的反應就知道了。
事實上,在婚禮前一天晚上,當這套衣服送來,松本慶子全家就喜歡得不得了。
儘管這些衣物對她是那麼的陌生,可松本慶子是急不可耐地試穿這些如果戲服般的行頭。
她特意找來了兩面穿衣鏡,增加了房間裡的燈光,扭過來掉過去地看。
穿鳳牡丹、富貴多子、百鳥朝鳳、瓜瓞綿綿,各樣錦繡圖案色彩斑斕,精美絕倫,讓她幸福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