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恰逢共和國建軍六十週年。
8月1日,作為獻禮片,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在大陸內地,國家電視臺一套的黃金時間播出。
這部電視劇講述的是特殊時期,我軍在湖南西部剿滅殘匪,還百姓清明世界的故事。
但有些出乎意料的是,電視劇播出之後,被內地觀眾們所記住的並非正面的剿匪英雄,而是扮演土匪頭子“鑽山豹”的申軍誼。
此外,還有一部同期上映的抗戰電影《血戰臺兒莊》,因為準確如實的反映了當年那段殘酷的抗戰歷史,喚醒了兩岸三地華夏子孫的共同記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這部電影在港首映時,引來萬民爭看,四天票房收入一百七十萬港幣。
雖然這個數字與純粹的商業片不能相提並論,作為一部由內地出品的主流電影,已經算是票房不錯的作品了,起碼靠港城的票房就能賺回拍攝成本。
尤其本片還促進了兩岸的溝通,更是功莫大焉。
而與此同時,8月3日,應寧衛民的邀請和安排,87版《紅樓夢》劇組總計二十七人,在團長戴臨風、阮若琳的帶領下,也終於飛抵了日本東京。
按照計劃,《紅樓夢》劇組從即日起,將先後在東京、京都和大阪三地開展為期大概十二天左右的文化交流活動,以及和電視劇相關的宣傳活動。
這件事的意義同樣重大,不容小覷。
(1985年5月《紅樓夢》劇組十七人赴港訪問)
要知道,和三個月前《紅樓夢》劇組應亞視邀請出訪港城不同,這一次劇組成員可是實打實的真的走出國門了。
而且比他們去港城時規模更大,成員多了足足十個人。
在此之前,從內地公派出國來做相關文化交流的人,只會是電影行業工作者。
像《紅樓夢》劇組這樣的電視劇創作者們,可從沒有過這樣的出國機會。
這完全是首開先河之舉,無疑代表著內地電視劇行業在海外開始獲得一定文化影響力,足以載入史冊。
如果再考慮到兩國文化存在不小的隔閡,但是《紅樓夢》在TBS電視臺的晨間劇時段播出,依然取得了令人吃驚的百分之十八的收視率。
那麼就更是可以把他們這次集體出訪日本,視為內地電視劇已經成功立足海外的一個標誌性事件,一個良好的開端。
所以對這件事,寧衛民是相當重視,把聲勢搞得很大。
接機當天,不但他和松本慶子都親自來到機場,霧製片廠的岡本晃廠長和渡部滿總監這兩位高階幹部也都隨行而來。
此外,就連與他們關係不錯的松竹映畫和金牛宮,兩家合作單位也來湊熱鬧,都派出了各自的藝人和代表。
媒體方面,除了同屬東京放送系的TBS電視臺和《每日新聞》肯定是必來的。
寧衛民還主動邀請了在這個時候還比較親華的NHK電視臺,和隸屬於富士系的另一大報《產経新聞》。
另外還有兩家當初願意替松本慶子闢謠的體育小報。
把這些媒體劃拉在一起,等候採訪的,也有五六個帶著照相機的報社記者,兩個主持人,兩架攝像機,不算寒磣了。
甚至寧衛民還安排了專人,要為每個劇組成員送上鮮花。
以及霧製片自己的專業的攝像師和導演,來記錄《紅樓夢》劇組訪日期間所有活動全過程,最後會剪輯成一部紀錄片。
所以當飛機抵達,機上乘客們走出日本海關的一刻。
《紅樓夢》劇組就受到了遠超他們想象,也遠比他們出訪港城時要熱烈的歡迎。
有專人給代表團每人都送上一束鮮花,態度親切且熱情。
記者們則長槍短炮對代表團成員進行了密集“掃射”,登時一片閃光的浪潮。
尤其歐陽奮強和陳曉旭,更是“火力”最為密集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