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值得大力嘉獎,好讓大家效彷學習。
可哪兒知寧衛民還真不是來虛套子,玩假招子。
雖然誠懇地一再感謝領導,可他還是堅持不肯就範。
甚至還拿出了“子貢贖人”的典故來打比方。
認為如果公開報道,弊大於利,反而不利於海外文物回流。
寧衛民的道理是,自己出國是經商,因此具有這個經濟能力,而且也願意做這件事。
可不代表旁人也有能力去做,願意去做。
實際情況是國內許多人即便出國,日子也多數是苦哈哈的。
不是留學生就是打工者,沒有這個經濟條件。
這種事宣揚出去,非但不會起到多少榜樣的作用,促進流失海外的古物回流。
反倒有可能會被在華的日本記者看到,產生未知的,不可預計的麻煩。
萬一要是訊息傳回日本國內,萬一要是讓那些日本舊貨商知道了有華人在做這樣的事兒。
那麼日本市場的華夏古物價格說不好就要受影響了。
那今後再收這種東西,也許沒這麼便宜了。
更糟的是,今後他再想帶文物回國,也許還會遇到日方的層層阻撓。
寧衛民還表示,自己是有打算長期去做這件事的。
所以為長遠計,還是儘量保密為好。
尤其考慮到國內文保方面投入資金有限,寧衛民還大方地表示,用不著給他發獎金和錦旗。
他只求這些東西能夠獲得妥善安置,最好能儲存在京城市屬博物館裡。
另外,也就需要一個捐贈的證明,還有自己和這些東西拍一張照片留念即可。
於是當他這番話說完,無論是領導還是專家無不面面相覷,都不知道該如何反應了。
因為說實話,雖然建國以來,市文物局早已經接受過不少的文物捐贈。
可像這麼大筆的,這麼無慾無求的白給東西的主兒,好像從張伯駒過世之後,還真沒再遇見過。
尤其是寧衛民還這麼年輕,是個擁有大好光陰,前途無量的主兒。
明明可以據為己有,他居然不起貪念,那就更是蠍子拉屎獨一份了。
人家怎麼可能不知道這些文物的價值嗎?
只能說人品貴重,心繫國家大義。
所以也沒人能夠懷疑寧衛民這份的光明磊落。
尤其聽他分析的理由,還都那麼務實,那麼客觀。
在場的這些領導和專家,沒人不為他的話語打動,無不對他看重幾分,心生好感的。
誰都沒想到寧衛民竟然會是這樣一個大公無私,絲毫也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人。
可也是因此,大家同樣也心生歉意,感到太不好意思了。
這這……一點表示沒有,怎麼都覺得有點對不起人啊?
這人情可欠大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