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碼另外兩家屬於寧衛民個人的服裝品牌店是就這樣的。
像賣運動服的“國風”就用了八四年洛杉磯奧運會上體操隊李寧和樓雲賽場奪冠的照片。
賣男裝的“花花公子”則用了劉文正、張國榮和周潤發的照片。
而且無一例外還全都貼在了最顯眼的位置。
這件事不用問,寧衛民一看就知道,這肯定是殷悅的主意。
他都能猜得出來,大概是這丫頭現學現用,從皮爾卡頓和香榭麗舍借鑑過來的點子。
雖然說起來確實侵犯了人家肖像權,可問題是這年頭的共和國哪有什麼肖像權和代言人概念啊?
京城的髮廊裡,所有影視明星的照片都隨便貼,又有誰說過一句“不行”啦。
說句不好聽的,以國內目前的現狀,談什麼維護肖像權和智慧財產權完全就是白日做夢。何況如今皮爾卡頓和金利來的假貨已經從南方冒頭了,連寧衛民自己都對這種事兒沒轍。
他就不信,是李寧和樓雲知道這事兒會告他侵犯了個人肖像權?還是那三位港臺明星能跑到大陸找他索賠來?
這就是明目張膽的蹭流量,簡直不要太爽啊!
寧衛民免不了也得為殷悅喝一聲彩。
至於他自己之所以大撒巴掌,肯花十萬要張嬙為自己拍廣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是他人品好,純粹是因為他音樂專輯上撈到太多,不再吐點好處給張嬙有點不好意思罷了。
而且這樣變相給予的方式還有額外好處。
既不會讓張嬙太過膨脹,又能穩定其心,覺得跟自己幹機會更多。
這叫刁買人心。
當然了,即使說到這裡,這些還不是這六家店鋪全部的經營亮點呢。
六家店鋪裡為顧客免費提供可以借用的量尺,還有服務人員頗為恭敬熱情的迎賓待客態度,以及產品陳列主次分明,貨架總能及時得到整理。
無不證明了這些店鋪的經營管理水平在國內首屈一指,遠超國內同行。
最後還有一條是寧衛民也沒能想到的,他必須得挑大拇哥好好誇一誇的。
那就是煤市街街道縫紉社居然入駐了天橋百貨商場,利用商場一層中心的位置增加了零活加工部。
在寧衛民的眼中,那六家品牌授權的“高檔時裝加工”的招牌下,不但出現了出現仰頭看著懸掛的彩色電視機的顧客排隊等加工現象。
而且還有不少在樓上買了面料的顧客,下來後跑到這裡排隊,要求量體裁衣做衣服的。
這也就等於是說,天橋百貨商場居然有了服裝定製業務。
不但填補了服裝成衣銷售在尺寸上的弊病,也順便解決了沒有售後服務的短板。
眼瞅著街道縫紉社在商場搭建了玻璃牆面隔斷的加工區,竟然擺開了二十臺縫紉機。
寧衛民就能知道這項額外的服務,多受顧客們的歡迎了。
這毫無疑問是良性迴圈,是彼此成全的聯手合作啊。
常言道,三分貨,七分賣。
寧衛民最清楚不過了,他的服裝於款式上的優勢只是暫時性的。
而且因為價格較高,也無形中讓這方面的優勢遜色了不少。
再加上隨著服裝消費市場突飛勐進,日後註定從海外進入內地的服裝品牌越來越多,那麼貨品也就會越來越沒有可比性。
最終可比性在哪裡?
只有兩個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