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2月13日,大年初五。
這一天是週四,也是春節公假過後京城恢復正常生活的第一天。
早上,寧衛民去皮爾卡頓華夏總部報道點了個卯。
他先跟同事們打了個招呼,給大家分發了點東京土特產。
然後走進宋華桂的辦公室,為了完善法律手續,又簽了有關旅行拉桿箱的海外代理合同。
再後,就沒在公司多待,而是熘達出來了。
搭乘已經錯過上班高峰,不再擁擠的公共汽車,直奔天橋商場而來。
不為別的,一是寧衛民不耐煩應酬。
他想躲開沙經理那幫子人,實在懶得跟他們再有糾葛,否則一定會談郵票炒作的事兒。
二是怕自己在公司跟那些人打得火熱,會影響鄒國棟的權威,不利於公司的正常運作。
三是他也惦記著自己最大的私產,想去巡店。
就算是一次抽不冷子的突擊檢查吧,他也確實想看看殷悅把自己的三家店鋪管理的怎麼樣。
到底是不是真像她電話裡說過的似的,一切都好,足能讓自己放心。
結果沒想到去了之後,所見所聞還真是讓人驚喜。
別的不說,天橋百貨商場的興隆程度就遠超寧衛民的想象。
要按理說啊,年後第一天上班的工作日,大多數人是沒什麼心思逛街購物的,尤其是沒心思買衣服。
既然該買的年前都買了,當下應該是服裝銷售的澹季才是。
可沒想到,寧衛民來到天橋百貨商場門口一看,居然不比尋常,這裡還挺熱鬧。
人來人往,車水馬龍。
光看大門口用鐵欄圍起來的存車處裡,腳踏車的數目就多極了。
起碼停了有七八百輛,並不比王府井百貨大樓門口的車輛少。
尤其還有好幾輛汽車,好幾輛摩托車也停在大門口,這一下就把商場的檔次提起來了。
不為別的,這年頭機動車都是權力和財力的象徵啊。
由此可知,來這兒買東西的主,是有一定的達官顯貴和先富起來的階層的。
就算這些高階顧客的數量沒有光顧百貨大樓和友誼商店那麼多,但也算是不錯了。
足以把天橋百貨商場的地位,抬到能與西單商場和東安市場媲美的程度。
這也就是說,天橋百貨商場已經憑藉高檔服裝和高階面料為主營商品充分獲得了京城各階層的認可,一舉成為京城百貨商場裡的第二梯隊了。
接下來等到進入商場之後,寧衛民更沒想到,位於商場一層的六家服裝品牌專營店,家家的人氣都是相當旺啊。
才開門那麼些時候,幾乎每家店裡就都有不少顧客在逛了。
而且必須要說明的是,雖然這個時間段,大部分有正式工作的人都在上班呢。
這時候能來逛商場的顧客,大多數人,不是老頭老太太,就是放寒假的學生。
可能消費能力並不是很強。
可一眼看去,幾乎每家店鋪的收銀臺前都有人在交錢付款。
尤其皮爾卡頓的折扣尾貨店,不但顧客最多,排隊付款的人也最多。
竟然有八九個人在排隊,而且還真不少拿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