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這麼來來回回的熱鬧著,誰都沒留神,就到了天色擦黑了。
搞得整個2號院所有人家當天晚上的年夜飯,都因此不得不往後延時一兩個鐘頭。
因為大傢伙光顧著聊得高興了,把年夜飯都給忘了,好些活兒還沒來得及幹呢。
當然,最感意外的還羅廣盛兩口子,邊家大兒媳婦李秀芝,以及剛剛結婚的邊建軍小兩口。
要知道,他們幾個今天一下班就緊著趕回來過年,可到了家卻無一例外發現居然沒人。
隨後聽見院裡的動靜,這才知道是寧衛民回來了,都一一找來了。
於是年輕人接了老輩人的班兒,這些人和寧衛民見了面,又是好一陣熱鬧,好一陣寒暄。糹
這麼說吧,這一下午啊,寧衛民的嘴就沒閒著,就跟他主持參與了兩場忘年會似的。
一直到了晚上七點鐘,都開播了,鄰居們才挨個散去,連羅廣亮和小陶也都拿著他們的禮物回他們自己家吃年夜飯去了。
寧衛民和康術德總算是能夠不受打擾的忙和他們自己的事兒,聊一聊體己話了。
不過說來有意思得很,正因為寧衛民一直沒在京城。
這一回來,他才能明顯察覺到,邊建功的新媳婦和邊大媽的婆媳關係居然有了挺大的轉變。
這倆人如今居然挺和睦,那個“穆桂英”好像還挺得寵。
遠不像他出國之前,大家普遍擔心的那樣,怕這“穆桂英”過門之後,邊大媽會嫌棄,邊建功要受夾板氣。糹
他就難免好奇,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這婆媳倆到底怎麼一回子事兒?
怎麼一下子關係就融洽了?
結果問了其中的原委,倒是從老爺子那兒又知道了一件邊家的趣事。
為此,他既得承認,這過日子也是一門學問,而且也不免對邊大媽這個新媳婦刮目相看。
到底怎麼一回子事兒呢?
敢情據康術德說啊,邊建功和這沐月英去年國慶結婚之後,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是跟大家想的那樣來著。
這邊大媽是怎麼都看不上這個新媳婦,覺得光好看而已,畫上的紙人一樣,處處冷落。糹
每個週末,這邊建功兩口子來2號院看爹媽,在邊大媽那兒都沒有好臉,曲意逢迎也沒用,乾點家務活兒也老挨老家呲噠。
小兩口的委屈弄得鄰居們都看不過了,背地裡沒少替小兩口說好話,開解邊大媽。
可沒用啊,邊大媽自己心裡有疙瘩,總覺得這個兒媳婦娶虧了。
帶個殘廢的媽就不說了,關鍵這“穆桂英”自己也二乎。
這母女倆一個殘廢,一個沒心眼,過日子都得指著邊建功,她這當媽的心裡要能痛快才怪了。
不過幸虧事實並非如此。
入冬之後,有那麼一個禮拜天,有個從街道縫紉社進貨的個體戶,為了謝謝邊大媽幫忙給了些俏貨,就給邊家送了個從鄉下弄回來的豬頭。糹
結果恰恰就是這個豬頭改變了邊大媽的心思,讓她從此對這個新兒媳婦沒了成見。
要知道,這城裡人和農村人還是有挺大區別的,從生活起居到衣食住行處處不同。
別看農村人進了城容易轉向,可反過來,許多鄉下認為稀鬆平常的事兒,對於城市人也會犯難了。
就比如這豬頭吧,擺在籃子裡,小二十斤的一個肉乎乎,髒兮兮的大豬腦袋。
怎麼收拾怎麼做,就沒幾個城裡人懂行的。
從古至今,這玩意,京城人全吃的是現成的。
過去全是鄉下“賣燻魚兒”的揹著一個小紅箱子來城裡賣做好的豬頭肉,現在呢全是副食店裡去買就行,誰弄過這啊?糹
真要打聽,那也得去問歲數大的,打農村進城的人家,或者是專業的廚師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