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宣傳冊來說,如果不把繃帶解開,就不能閱讀。
所有人都包括記者在內,都感到這種設計又有創意,又貼切。
此時,可以受現場氛圍特別理想,唯一還讓寧衛民有所擔心的,也就是影片的真正質量和觀眾觀影后的反響了。
而等到真正坐在電影院裡面,看到影片開始播放了,他懸著的一顆心才逐漸落下來。寧衛民本以為野村芳太郎這個老派導演習慣性的敘事方式,他所拍出的《李香蘭》做為一部文藝片,一定是節奏舒緩的。
而作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怕也有許多部分難免沉悶。
但他萬萬沒想到,電影質量竟然意外的不錯。
淡淡的哀傷感渾然天成,整體氛圍把控得很穩健,這都是野村芳太郎的優點。
劇中從頭到尾都洋溢著一股反戰情緒,著力表現李香蘭因民族認同感的偏差而帶來的惶惑。
她只能做時局的風向標而無力改變眼前的現狀,畢竟她只是個作藝的,商女知亡國恨又能如何?
而在此基礎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李香蘭的半個人生都濃縮在這部時常一百五十分鐘的電影裡。
導演野村芳太郎即便就是想拖沓也沒辦法。
反正這次野村芳太郎宛如機器貓附體,講述故事的節奏相當理想。
戰爭大場面也拍得氣勢磅礴,很有點《拯救大兵瑞恩》的寫實味道。
演員上也同樣不拉垮,除了扮演李香蘭俄羅斯摯友的石田良子的溫情感人。
形象上與李香蘭年輕時最為接近的澤口靖子在片中表現也很出色。
負責飾演年少時李香蘭的她,乖巧懂事到惹人憐愛,成了影片前期灰色調中相當鮮明的一抹亮色。
然而松本慶子卻能做到與李香蘭神似。
或許是演技太厲害了,或許也因為本身松本慶子的處境就和李香蘭極為接近。
又或許是李香蘭的歌曲太煽情,為影片氣氛起到了良好的助推與烘托作用。
松本慶子的表演就連山口淑子本人,和原本只是關注觀眾反應的寧衛民,也被強制拉入了這種觀影氛圍內。
尤其是在她在勞軍時,演唱那首因「頹廢且挫傷士氣的敵國音樂」而被禁的歌曲——《離別的布魯斯》,不但用情緒和演唱感動了電影裡的日本士兵
和日軍基層軍官。
讓他們中的一些死硬派,雖然都假裝有事離開會場,卻也流著淚,躲在一邊悄悄欣賞。
現場更是成功獲得了觀眾的共情,並且恰如其分的表現出了李香蘭當年那種區別於現代女明星的獨特魅力,好像她就是另一個時空的李香蘭本人。
這讓人不得不歎服,她的確是屬於那種真有表演天賦的天才,作為日本影壇的佼佼者一直存在,還能隨意碾壓更年輕的後背,或許就是她這一生所註定的命運。
總之,整部影片的尿點不算多,而且還沒有多少中日兩國合拍的生澀感,鄧麗君最後演唱的主題曲也堪稱經典,足以打動人心。
所以當一百五十多分鐘的影片放映完畢後,放映廳的燈亮起,坐在第一排的電影主創人員和演員們回身對觀眾鞠躬感謝。
看完了整部電影的觀眾自發的送上了熱烈的掌聲,許多人還站了起來,經久不息。
而且這時,所有人都發現山口淑子本人眼圈紅紅的,看完了真情流露,被感動壞了,邊鼓掌邊抹著淚水。
就是許多主演,也不知道是高興還是激動,陪著抹淚水。
寧衛民也同樣在輕輕鼓著掌,他認為這無疑是一部優秀的文藝片,質量遠超他所預想的水平。
如果看之前,他的期望是百分制能打七十分就滿足,那麼現在他可以不虧心的打八十五分了。
他絕對能肯定,只要日本觀眾的眼睛不瞎,具備基本的欣賞能力。
這部電影的票房就會有保障,而且口碑肯定不錯。
而他的判斷很快就從松竹映畫的迫本社長身上得到了驗證。
因為坐在第二排的他分明聽見前面一排的迫本社長站起來前,曾小聲在對松本慶子說,「你演得真好啊,我幾乎忘記連你是在演戲,一度以為你就是真正的李香蘭。你放心好了,明年的學院獎,松竹映畫一定全力支援你再度拿下最佳女主角。」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