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男人也覺得挺好看,畢竟影片質量不拉胯。
且不說銀幕上的松本慶子穿著各類旗袍有多麼美麗和迷人。
僅說這麼大的拍攝成本,連同一個小小道具帶一個小小的配角就沒有湊合的,真正拍出了史詩級作品的氣魄,就像多年前日美合拍的那部《虎虎虎》。
剛剛看過《壯志凌雲》的他們,其實早已經為日本多年沒有像樣的大製作電影而遺憾。
這可是日本公司佔據主導地位的大投資製作啊。
要是太苛刻的批評,那日本電影公司不就只會沿著過去的老路走下去了?
如果只懂得精簡成本拍攝小家子氣的影片,又怎麼和財大氣粗的美國電影抗衡?
出於民族自信心,為了強大日本能擁有強大的電影產業,也必須得支援一波。
當然,這個這個……順便也是為討女朋友高興。
敢說不好,女朋友怕是要翻臉啊!
就這樣,《李香蘭》在日本首映當天斬獲了兩億九千四百萬円的票房後,其口碑經過媒體的渲染和觀影人群的口口相傳,導致票房繼續保持著良好態勢上衝。
上映僅用去了七天的時間就以絕對的黑馬姿態,拿下十三億七千萬円的票房,果然順利突破十億円大關。
那麼眼看著上映了《李香蘭》這部電影的電影院收益不斷增加。
更多獨立電影院終於坐不住了,紛紛撥通了松本事務所和霧製片廠的電話,主動聯絡要求為其排片的影院一時之間絡繹不絕。
也是隻用去了一週的時間,願意上映《李香蘭》的獨立影院。
就從最初的七家家增加到了三十五家。
於此同時,受電影熱度影響,山口淑子的自傳也在書店重新熱銷。
電影原聲專輯和主題曲單曲則賣出了十幾萬張,比電影票賣得還好。
電影宣傳冊因為只印刷了五萬冊,居然已經賣斷貨了。
在私下交易裡,原本三百日元的東西,居然有人喊價一千五百円。
如果是那條繃帶——創意包裝沒開啟過的,甚至能賣到兩千円。
但最受歡迎的還是寧衛民利用松竹影城作為推廣平臺,找書苑&n 每天在電影院裡銷售的華夏小吃、宮廷糕點和工藝品。
小吃和糕點是天天售罄,如果是週末,根本賣不到晚間場。
這次他讓職工從國內帶來的料器首飾、漆器、絹人、紙扇、小鏡子、草編昆蟲什麼的,也都已經快賣完了而且價格賣的還比在惠文堂書店要貴。
為此,寧衛民除了高興,也有點後悔不迭。
早知道電影上映後促銷能力這麼強,他這次就該從京城弄一批旗袍來。
他相信以幾十萬円一件的價格,絕對會被哄搶,這是他的失策。
沒錯,其實電影這個行業來錢極快,回報率就是這麼高。
只要能夠火了,觀眾捧場,票房累積一天比一天多,周邊也能賣瘋了,其吸金能力足以令人咋舌。
就這樣,《李香蘭》電影票房,開始以不可阻擋的態勢,向著二十億円甚至更高發動兇猛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