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時候就是一個奇妙的圓圈。
寧衛民永遠不會知道,因為他從中搭橋,讓江浩、年京做成了一筆利潤豐厚的盤條買賣。
從中間接受益的,命運受到重大影響的,居然還有一個他認識的人物,那就是哈德門。
現在的哈德門。就如同渴望著緊緊抱牢寧衛民的大腿的年紀一樣。
他也相當慶幸自己找到了貴人,交上了好運。
同樣認為,今年他能與年京相識,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一個分水嶺。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是哈德門又有了東山再起的可能。
二十五噸盤條!
一千六百塊一噸!
整整四萬塊錢!
年京運走貨物的第二天,就特痛快給了錢,哈德門已經全部拿到了貨款!
這對於哈德門來說,不但意味著他又過上了豐衣足食的體面生活。
而且還重新爬了起來,以一個正經商人的身份跨入了改革開放的經濟大迴圈!
這甚至僅僅是個開始,因為這樣的生意,哈德門可不是偶然為之,這種獲利模式於他,是可以複製、長期幹下去的。
要知道,京城正處於城市升級改造的第一撥浪潮裡,工地實在太多了!
無論正在開工的還是即將開工的,簡直四面開花,多如牛毛。
說白了,哈德門找到了別人看不到的貨源。
他像一隻嗅覺敏銳的老鼠,從京城那些不同時間竣工的工地,透過零敲碎打,聚沙成塔的方式,搞到那些外面緊俏的建材。
雖然這個營生看上去像是收破爛的,比較麻煩。
可關鍵是投入不大,利潤卻相當可觀。
說白了,他透過這種渠道收上來的貨物簡直便宜的像是白拿。
盤條按廢鐵價兒三毛錢到四毛收的。
即便份量上不弄虛作假,不跟那些看門的門衛勾連作假,一噸收上來才不過三四百塊。
要按正經的建材算呢,盤條的官價可是一千三一噸呢。
而且就因為這東西實在緊俏,那些搞批文的甚至能加價到兩千塊一噸賣給真正需要蓋樓的人。
還有水泥,工地的用不了的尾貨起碼上百袋。
哈德門收上來才一塊錢一袋。
出個人力,運走再賣,賣三塊錢不成問題,這就是兩倍的利潤。
可因為水泥怕淋雨、佔地方、還髒,搗騰這玩意反而是哈德門最不願沾手的東西。
可想而知這裡面利潤有多大?
所以說哈德門現在的理想就是儘量招兵買馬,不惜花費,先拿下越來越多的工地。
趁著沒人發現這塊肥肉,把這一行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裡。
別看他不懂什麼叫商業壟斷,什麼叫托拉斯。
但他懂得江湖中人的搶地盤和下棋要爭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