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們絕不會為金錢委屈自己,骨子裡都高傲著呢,窮橫窮橫的,甚至不乏怪癖。
真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跟其談交易的,要想談成的話,當然就更難。
還多虧了松本慶子有面子,寧衛民有銀子,兩個人又很知情達意,懂得怎麼順著毛去胡擼人。
這事兒才能最終談成啊。
否則有價無市,成交不了又有何意義?
何況,這個價格真的就貴了嗎?
未必。
旁人不清楚,寧衛民可是最清楚,未來的一個廣為人知的IP具有多麼大的商業價值。
松本清張的推理,許多故事可都是多次被翻拍成電影和電視劇。
光一個《黑皮革記事本》,寧衛民就看過好幾個版本的日劇。
好像幾乎每隔十年就要翻拍一次,永遠不過時。
而且收視率還都不低,每一次翻拍都能捧紅出演的女主角。
這是什麼質量的劇本?東野圭吾也比不了啊。
要不說松本清張是祖師爺呢,東野圭吾這徒孫輩兒的,還差著道行。
那既然人家老爺子手底下有玩意,真不是徒有虛名。
哪怕這十一億七千萬完全是買版權的錢,這筆交易也不虧啊。
合著一部作品才幾十萬美金,這不白菜價嗎?
更別說買下的製片廠還包括一大塊地皮和房產呢。
別忘了,這可是泡沫經濟爆發初期,現在漲得慢,不代表以後老這樣啊。
寧衛民毫不懷疑,很快東京的地價狂飆勢頭就會從市中心傳導過來。
現在這塊地可是價值低窪啊,日後漲個十倍應該不在話下。
何況現在不但能解決拍攝的實際問題,還能抵押給銀行貸款呢。
一旦貸出錢來,再玩玩加槓桿的金融魔術,那不又是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
多大的虧空不都賺回來了?
何況最後還有一樣,是除了寧衛民之外,所有人都沒看到的價值。
那就是霧製片廠的片庫。
成立八年以來,這個小製片廠每年都有作品問世。
整整九部電影,三部電視劇,兩部紀錄片,這也是錢啊。
別的不說,只要給弄到華夏去,跟電影局打個報告,走個程式。
那寧衛民賣出複製去不賺錢嗎?
正好也是國內電影低迷的時期,這就是沒本的買賣啊。
是,日本觀眾雖然沒有多喜歡,可華夏內地就不一樣了,目前還是精神文化貧瘠的國度。
但凡有點新鮮的東西,照樣能讓萬民空巷排大隊呢。
所以說,這麼個製片廠的資源簡直不要太豐富啊,落在寧衛民的眼裡,真是處處值錢。
要非說對這筆交易有什麼擔心的話,寧衛民其實只擔心一件事,那就是他覺得松本清張以後怕是要後悔的。
就衝這個,他在談交易的時候,還真不敢跟這位爺討價還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