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松本慶子來說,她的情感決定一切。
而對於渡部滿和岡本晃而言,那就是實力決定一切了。
兩個人細細看過了松本慶子拿出有關霧製片廠的相關檔案和合同厚,完全被寧衛民送的這份大禮給震懾住了。
他們是越看就越替自己的東主感到滿意。
確實,寧衛民送的這份禮物太實在了。
無論是製片廠的地皮、攝影棚、裝置、人員,還是松本清張作品的改編權,現在統統都歸屬於松本慶子個人所有了。
這等於是說,寧衛民只負責出錢,壓根就沒留後手。
松本慶子已經成了這家制片廠的真正主人。
完全沒有其他股東掣肘,百分百佔有。
即便是兩個人結了婚,寧衛民在法理上也無法干涉。
而且松本慶子只要願意,今後松本清張的就隨便她拍,再也無需為此支付什麼版稅。
於此同時,想要投資拍大製作電影的事兒,也因為有了這家制片廠,一下子變得靠譜了許多。
起碼組建攝製組的事兒就變得沒那麼難了。
霧製片廠名下有大部分經常會使用到的拍攝裝置,以及燈光、攝影、劇務等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
他們想拍電影,自然就不用再去頭疼去哪兒租裝置,去哪兒請人的事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事兒倒也不是完全盡善盡美。
有一點就讓他們頗感顧慮——這個製片廠的經營狀況看起來很糟啊。
據財務報表上顯示,霧製片廠流動資金已經完全枯竭,而且揹負著巨大的債務。
無論對內還是對外,可是有不少的應付賬款呢。
小到工廠食堂的柴米油鹽,大到幾部電影拉下的虧空,還有部分道具、服裝、演職員的酬勞。
甚至連松本清張本人去銀座請客喝花酒的費用都在其列,這……這是不是也太過分了?
於是眼瞅著這些債務清單,二人不禁面面相覷,本來已經陽光燦爛的臉色又見陰霾。
寧衛民對此當然心知肚明怎麼回事。
他也不等他們發問了,索性直接坦言。
“你們不用細看財務資料了,我已經統計過了,那些債務大概不到四億円吧。其實不用太在意的,因為如果沒有這些債務,我們還做不成這筆交易呢。正是因為經營不善,人家才會想要甩掉這個包袱的。至於這些債務,我會負責解決的,你們不用擔心什麼。重要的是我們買下來了什麼。對嗎?”
不得不說,這話從道理上是沒錯的。
因為霧製片廠其實只是個成立於1978年的小型製片廠。
當初就是因為著名推理家松本清張不滿日本文藝協會規定影視化的著作版權費最高上限為一千萬円,認為大錢都被電影公司賺走了。
他才自己投資,與出身松竹映畫的著名導演野村芳太郎聯手創辦了這個製片廠。
目的是為了能夠從自己的作品拍攝的影視劇獲得應該享有的最大利益,這就是他的初衷。
完全可以說,松本清張是日本文壇裡最自負,也最看重自己作品版權利益的一位作家。
那麼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因為他確實缺乏電影公司的運作經驗,沒有把製片廠打理好。
自己出品的影片向來都是叫好不叫座。
那麼把自己版權捂得嚴嚴實實的他,對未來收益充滿無限期待的他,怎麼可能這把作品版權和製片廠一股腦的打包出售呢。
如今看來,明顯是死了心了,不再有什麼不切實際的希望,這位家才會乾脆做上這麼一筆大買賣。
既甩掉了債務包袱,還能一次性的落個大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