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購買這個版權?”、“打算怎麼改編?”等問題,作者都需要搞清楚。
只有作者覺得你跟他的觀念一致的時候,他才會把這個版權放給你。
否則的話,如果原作者不願意出售,就算是出版社願意賣,也沒辦法。
所以說,既然松本慶子買下了山口淑子回憶錄的改編權,也就意味著她的誠意一定得到了作者的認可。
如果沒有實質性的計劃和舉措,光憑一定拿到決心,又怎麼可能?
“松本桑?恕我失禮,您到底是怎麼想的啊?這麼一大筆錢,您義無反顧的用來拍電影,這也太草率了吧?萬一失敗,收不回成本,您可就追悔莫及了!何況事務所的實際情況,您也是知道的。財務狀況並不足以支援這麼旁大的拍攝計劃啊。真要拍攝這樣一部電影,風險太大了。我們經受不了失敗的結果。難道您是因為寧會長是華夏人,才想拍這部戲的?”
“就是啊。不是我們非要反對。可這件事看起來也太不切實際了。松本桑,這樣的電影,涉及到特殊歷史時代,那方方面面都需要特別的道具和服裝,處處都得花錢。而且用的演員也多,絕不可能只在攝影棚裡拍,免不了要出外景的,甚至免不了要去外地、進山、封路封公園。請您認真的考慮一下吧?千萬不要衝動啊!您總不會因為NHK電視臺違約的事在賭氣,始終耿耿於懷,才非要拍攝這麼一部歷史時代題材的電影來證明自己的吧?”
渡部滿和岡本晃,各自在心裡盤算了一會兒,然後就又忍不出出言勸諫了。
因為在他們心裡,這一步明顯是步臭棋。
他們實在無法坐視不理,任由松本慶子任性一步步走向深淵,墜入懸崖。
這個時候,他們甚至連看向寧衛民的眼神都有點不一樣了。
無論是單純的遷怒還是懷疑寧衛民在其中沒起好作用。
反正對他都有責怪之意,覺得他應該對此負有很大責任。
不得不說,這點他們倒是沒想錯,直覺很敏銳。
這件事還就是寧衛民所極力促成的。
不但主意是他給松本慶子出的,也恰恰是他藉助銀座壇宮開業慶典結識山口淑子的機會,拿到了李香蘭本人的聯絡電話。
這才能在假期內重新聯絡到對方,帶著松本慶子登門拜訪,與之談成了版權交易。
只是寧衛民心裡可不像岡本晃和渡部滿那麼悲觀,他真的是有自己的理由。
完全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才做出的決定。
甚至算得比剛才岡本晃盤算的還精明,認為完全沒有虧本的可能性才拉著松本慶子一起幹的。
所以這個時候,看到松本慶子面對兩個部下的責問和疑惑,應付起來有點吃力。
而且那兩人還對自己露出耿耿於懷的神色,他也不願意坐看松本慶子為難了。
索性越俎代庖,自己親自來做出解釋。
“二位的困惑,我差不多都瞭解。坦白說,你們剛才的建議很務實,有一部分我其實是很認可的,足見你們真正用心在為慶子和這個事務所考慮。不怕說給你們聽,其實我都很想按照你們說的去做了。可問題是,我們如果沒有任何風險。卻有足夠的能力,也有足夠的實力做出更好的電影來。更具藝術性,也更有觀眾基礎,完全不用擔心成本問題、反而能一雪前恥,在藝術性和金錢上獲得雙豐收,讓嘲笑過慶子的人追悔莫及,自己變成一個笑話。那為什麼不呢?”
“什麼?寧桑,你在開玩笑嗎?”
“不可能的!這麼大投資,你居然說沒風險?”
然而面對齊齊大叫,火急火燎的岡本晃和渡部滿,寧衛民只憑寥寥幾句話就讓他們登時恢復了冷靜。
又重新開始重新整理對這件事的看法了。
“當然,因為你們忽略了一件事。我這人不但有充足的資金,而且還來自於華夏。我負責任的告訴你們,拍片的資金都包在我身上,我會解決。而且這部電影,還將會是中日合拍的形式來製作的。為了還原真正的歷史,追求真實感。我們不但要去華夏拍攝外景,選用大量華夏內地的著名演員參與演出,也會華夏上映。所以請有點信心好嘛,這種反思戰爭的,促進中日友好的電影,先天就會飽受兩國影迷的關注和期待,會獲得華夏方面大力協助,而且也是很容易衝獎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