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寧經理,您說的是真的?您真願意把訂單交給我們?”
李處長此時也高興了,越俎代庖地替寧衛民回應。
“如果你們能交出讓寧經理滿意的樣品,當然沒問題了。但是不知道你們廠願意不願意為之努力?”
“願意!願意啊!”程誌喜出望外的點頭,“難道我們的誠意,您二位還看不出來嗎?請領導放心,也請寧經理放心,產品樣品我們一定儘快趕做出來。而且質量一定讓您滿意。”
卻沒想到寧衛民此時倒是又顯得不夠堅定了。
“可是光有這點誠意還不夠,產品質量過硬是一方面,足夠的產量是另一方面。我所需要的貨物量,以你們廠現在的條件,是不可能馬上達到的?這該怎麼辦?”
“這個嘛……”
程志略一遲疑,就想通了寧衛民實在考驗他,他還是儘量為雙方留了點餘地。
“說句不怕風閃了舌頭的話,您的產品其實技術和工藝上不難,只要訂單足夠大,而且長期穩定的話。我們當然原意為此增加投入。可問題是,我們外面還欠著一些債務,怎麼都需要時間來積攢資金,才能開始做技術上的改進……”
卻沒想到寧衛民就這個問題步步緊逼。
“那如果我願意先替你們提供一些資金幫助呢?你們願意不願意優先改變目前的生產條件?提前開始這方面的工作?”
“您這是要投資我們廠嗎?”
“就算是這個意思吧,不過嚴格說來,並不是投資,只是因為看好你們,所以儘量幫助你們改變生產條件,以便為我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產品。我的打算是前期預付款多給你們些。你們呢?願意不願意再過一段苦日子,保證把這筆錢都花在技術和裝置上?”
程志又想了想,覺得真要是如此,其實也無不可。
“那我能不能問問,您的訂單有多大?可以先給我們多少錢?畢竟好的機器和裝置都比較貴……”
“我想要每月三萬個旅行箱,可我估計你們最多也就兩三千的產量。這樣吧,咱們就先以第一筆訂單三萬個,月產五千個為前期目標好了。前期我可以一次性給你們合同額的六成。”
“這……這麼多?”不問還好,這一打聽,程志差點被嚇著。
不光是驚訝寧衛民的胃口之大,也是驚訝他有可能拿到的資金。
這也就是說,如果按照四十八塊錢的價錢,寧衛民會給他們差不多一百萬。
有了這筆錢,別說增加裝置了,就連廠子還欠著八萬多的舊債都能一舉還清。
按捺不住的激動中,程志已經再無遲疑,“我看沒問題。那就一言為定!”
甚至此時廠裡的幾位老師傅,在他身後也都是雀躍不已,為他鼓勁。
“廠長,這下可好了!我們廠終於要發財了!”
“廠長,你就放心吧。為了過上好日子,大夥兒都不會掉鏈子的!”
可也正因為他們這幾句,程志又不禁警醒起來,因為他開始意識到其實他們是輸不起的,而今天這事兒好得讓人不敢置信。
又不免吭哧了幾聲,多問了幾句。
“寧經理……那個,如果您不介意的話。我能不能再問問,您為什麼這麼幫我們?既不要我們降價,您願意出這麼一大筆資金交讓我們改進生產條件。反過來,您冒的風險可不小啊。萬一……”
結果不等他說完,寧衛民就笑了,對身邊的李處長說。“李處,這是你的人,說了這麼多,他不信我,但肯定信你的。我不費口舌了,還是你來跟他解釋好了。”
於是李處長嗽了嗽嗓子,以一副正義凜然的神情教訓起來。
“小程啊,你還挺多疑。那我告訴你吧,其實早在寧經理和我在東京認識的時候,他就說過。他發明的這種拉桿旅行箱就是為了掙日本人的錢的,是如今國內為數不多屬於咱們國家發明創造,擁有專利的拳頭產品。他回國找咱們局的下屬企業合作,除了為了解決產品的供給,同時也想幫助國內生產企業,以此實現雙贏。結果,就你小子撞上大運了。明白嗎?寧經理不是外商,而是愛國商人。懂嗎?”
別說,寧衛民還真不愧李處長這番評語,此時他極有風度的說。
“對啊,咱們不是外人,是自家人。所以我不但不降價,我還很可能給你加兩塊。咱們訂個君子協定怎麼樣?如果你質量過關,半年內還能把產量提高百分之五十。我們就把四十八塊的定價調高到五十元,算是對你的獎勵。怎麼樣?”
而至此,程志和幾個皮具廠的老師傅都不僅僅是徹底放心了。
更是滿腔的熱血翻湧,以及對寧衛民的仰視與感激。
要不是這小子實在是太過年輕,要不是大家都是信奉馬列主義的無神論者。
或許說是把這小子當成活菩薩來崇拜,也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