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再怎麼說,阿霞的俱樂部也有十一個陪酒女郎呢。
如果再加上她自己,就是十二個人能夠幫忙攬客。
量多也是優勢啊。
哪怕阿霞這夥人拉客的效率和質量都追不上燭臺頭牌瑪利亞和她那幾個小姐妹。
可架不住這些人更在乎這份副業,跟螞蟻搬家似的,往來得更頻繁啊。
赤霞俱樂部的人,不但晚餐和夜宵都帶著客人往這兒跑,有時候中午還能多約一局。
尤其週末,因為有老婆的顧客們在公休的日子裡沒有藉口再溜達出來。
來壇宮飯莊“同伴”客人吃飯,就成了陪酒女郎們賺錢的唯一指望,她們當然使出了渾身解數啊。
再加上銀座壇宮的手藝也做臉,本身就能攬住回頭客。
哪怕是粥麵點心這些最簡單不過的餐食,也足夠把日本人給吃傻了的。
這就讓不少被陪酒女郎帶來的客人成了忠實擁躉。
非但並沒有挨宰的感覺,而且還反而很感謝帶他們來的小姐。
謝謝她們引領自己嚐到了美味的正宗中餐。
甚至之後有人因為對壇宮菜色念念不忘,還會主動去約介紹他們來的小姐,再一起來此吃飯。
無形中也增加了這些陪酒女郎正行的收入。
那想想看吧,銀座的生意還能不火?
這麼說吧,因為有了阿霞這一夥兒人的加入,就連早一步與壇宮合作的瑪利亞也感到了競爭的壓力,越發的認真努力對待壇宮飯莊的兼職。
不知不覺中,瑪利亞都給自己加了功課,每天要花兩個小時的時間給自己的客戶打電話。
這就是一加一大於二的結果。
也正是這種兩派人馬下意識進行的攬客比賽,讓壇宮迅速恢復到了平均每天五百萬円的營業額。
說是銀座壇宮就此滿血復活或許尚有不足,但是這種水平已經足以讓安撫國內員工們的焦慮和擔心,並且扭虧為盈了。
如果去掉所有的開銷,最後差不多能剩下兩成左右的營業額作為盈利。
總之,情況的改善超乎想象,這讓寧衛民大大鬆了一口氣,著實有點暗爽。
關鍵他很清楚這是一種趨勢性的逆轉。
餐廳嘛,就是越興旺,客人才會越多。
要是人越來越少,老顧客也會逐漸失去。
所以這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繼續保持這種勢頭,良好地運轉下去,那銀座壇宮滿座的日子早晚能夠到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