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想想,你可是打小就住這兒的,我就不行,你一點沒聽說過?”
“我真沒聽說過啊。這……這裡很有名嗎?不……不會是什麼凶宅吧?”
寧衛民的思路漸漸跑偏,自然是被老爺子一聲嗔怪叱罵。
“放屁!給我滾一邊涼快去吧!我做買賣挨著凶宅?你小子念我點好兒行不行?”
而師父隨後吐露的真正的答桉讓他瞠目結舌。
“青雲閣是什麼地方?這是清末民初京城四大商場之首,曾與勸業場、東安市場、首善第一樓並列。它也是京城最早引進桌球這一時尚運動,供達官貴人們消遣的地方。這裡集購物、娛樂、飲食、品茗、服務於一體,因而引得文人雅士、官甲貴胃多願匯聚於此。蔡鍔與小鳳仙就經常相約來青雲閣的普珍園小酌。據說普珍園的名菜辣子鳳節備受小鳳仙喜愛。頭兩年那部叫做《知音》的電影你總看過吧?那部以蔡鍔與小鳳仙的傳說故事為基礎拍攝的電影,就是在這兒取景的……”
“知……知音……”
寧衛民怎麼不知道啊?
畢竟是資訊社會來的穿越客。
蔡鍔與小鳳仙的故事不用看電影,他就知道怎麼回事。
更別說《知音》公映是1982年,他當時還沒這麼忙,記不得受米師傅的邀請,跑到大觀樓影院蹭過幾場呢。
所以對於張瑜扮演的小鳳仙和王心剛扮演的蔡鍔,他記得很清楚。
也很喜歡那部電影裡《高山流水》的一曲。
只是他不敢確定的是——真是這兒拍的電影嗎?
不像啊……
“老爺子,不會吧?怎麼可能這兒拍的啊。您看這小樓才多寬?這人進去就得上樓。樓上才多大點地方?您不會記錯了吧?”
哪兒知道這質疑的言語出口,康術德就立刻被逗樂了。
“讓我怎麼說你好啊。對人不能以貌取人,對物也是一個道理啊。你說你是無知還是湖塗呢?別看這外邊小啊。我還告訴你,實際上裡面可大著呢。這個青雲閣呈轎子形佈局,主廳不臨街,南北各伸出兩個像轎杆兒樣的狹長通道,南通大柵欄西街,北通楊梅竹斜街,因而有轎樓之稱。你現在看到的模樣,基本是1905年翻建的結果。裡面的整座樓房四面圍合,共有三層呢。青雲閣曾經有兩家著名老字號普珍園菜館和玉壺春茶樓則分別在二樓和三樓的位置。論面積裡面得有四千平米,否則又何談四大商場之首呢?”
這下寧衛民終於弄明白了。
“您的意思是說,這青雲閣包子有肉不在轍上。合著它有兩個門戶,整體就像一個‘中’字,而無論南北還都只露出一個門來,內瓤和肚子藏在兩條街的中間呢?”
康術德點頭認可。
“對嘍,就這意思,咱們這邊是後門。你要到它的前門去,比後門還要氣派一些,也要更熱鬧一些。而且那邊拱形券門上金底的匾額裡寫的‘青雲閣’三個大字,是出自晚清三朝元老、書法大家何紹基之孫、著名書法家何維樸書於宣統元年的手筆。拱形券門的兩旁還有黑底金字的柱聯。上聯是——深巷藏福地一代文豪一代風流流連於此。下聯曰——鬧市尋幽處我輩儒雅後輩英雄往返其間。”
“那老爺子,現在這青雲閣的房子到底幹嘛用啊?您還沒告訴我呢?是私房還是公房?咱能能不能進去看看啊?哎,這是不是也歸咱街道管啊。您說我找李主任能談談這事兒不?”
寧衛民越聽越是興奮,心裡就跟揣個熱炭團似的。
不為別的,他是又聯想到這處青雲閣的商業價值了。
蔡鍔和小鳳仙的故事,這不就是個天然的大ip嗎?
何況裡面又那麼大的地方,收拾收拾乾點什麼不行啊。
可惜,康術德也懂得他的心思,告訴他的卻是遺憾的訊息。
“你小子,就甭惦記了。告訴你吧,這後門封著呢,這裡現在是政府辦的招待所佔著呢。你想要這兒的房?壓根沒戲。這是什麼地方?大前門啊,誰做買賣不想奔這兒來啊。我也不瞞你,像我這熘五間房麻煩李主任幫忙,就已經很難為人家了。現在想經商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像這樣的門臉房啊,也越來越不好找了。人家李主任純粹是替咱這兒的居民們考慮,覺得現在副食店呀,都不愛搭理酒客了,嫌棄這點生意三瓜倆棗的不掙錢。希望大家還能有個能喝酒聊天的地方,才幫我奔走了一下。你呀,又不在京城待著了,就別給李主任添亂了。”
這話一說,寧衛民明白了此時暫不可行,也就只有滅了心裡的想頭,注意力也重新迴歸康術德的店鋪。
只是這麼仔細一看啊,竟然又讓他發現了一樁蹊蹺的事兒,這老爺子的店鋪……怎麼沒招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