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從開業慶典拉開帷幕起,松本慶子率先登臺宣佈自己是股東身份的發言如此。
跟著壇宮的廚師們登臺獻藝的環節如此。
最終當嘉賓們肩並肩的站在剪彩儀式上,一起完成剪彩儀式的時候,就更是如此。
賓客們始終保持極大的興奮,促使這場盛典成了讓人永遠難忘的一次盛會。
尤其是各方名流先後發表致辭。
當眾對於寧衛民和松本慶子在日本推廣華夏餐飲文化的努力予以高度評價,給了寧衛民無上的榮耀。
他們說除了希望銀座壇宮飯莊繼續弘揚中華名店精神,在銀座樹立中華品牌。
至於曾經在京城北海仿膳品嚐過宮廷料理的山口淑子,對於現今壇宮廚師的烹飪水平更是讚賞有加。
她當眾回憶起幾十年前身在北平的時光,說自己戰後回到日本,一直對於華夏宮廷料理念念不忘。
沒想到壇宮的宮廷料理比自己當年吃過的還好。
這就更讓寧衛民喜出望外。
不但幫他獲得媒體的青睞得到充足的曝光度,一舉打響了壇宮的招牌。
也讓他如願以償,在日本高檔料理界有了一席之地。
而在此之後,當然就是到了宴會正式開吃的環節了。
要說寧衛民也當真給幾位替他站臺的人做臉。
這場宴會的席面辦得是妥妥當當,超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體面。
而說到這個環節,那就不得不得誇誇寧衛民的先見之明瞭,多虧他安排壇宮的廚師們去馬克西姆餐廳接受了一段時間極具挑戰的培訓。
如今,他的廚師已經兼具中餐法餐的優勢,並且找到了一定的平衡點。
致使壇宮擁有了中餐中吃,和中餐西吃的兩套選單酒單和服務流程。
在壇宮內部也被稱為“刀叉選單”和“筷子選單”。
像今天的席面就是“刀叉選單”。
無論在口味、外觀、色澤、裝盤方式、客人體驗感上,都進行了最佳化和調整。
是兼具中西餐優勢,兩種美食體系相結合的一桌宴席。
簡單來說,也就是中式菜餚的內容,加上法餐用餐形式和擺盤的裝扮。
這既保證了傳統中餐地道的口味,充分展現了廚師的烹飪經驗合技術。
又憑藉知識、見識、創新能力,讓全場的食客眼前一亮。
發現原來中餐也可以如此“少而精”,居然具有如此豐富的層次,並且採取相對來說高雅輕鬆的用餐模式。
不但讓人口齒留香,意猶未盡,也讓賓客們重新認識和喜愛中餐。
至於到底是不是吹牛,只要看看宴請選單的具體內容就知道了。
第一道菜,當然是開胃菜。
這道菜按法國人的傳統,也被譯為一口的享受。
是量比較少的前菜,在有的情況下根本不會寫在選單裡。
雖然是一口就可以吃掉的小菜,卻也是廚師的手藝的體現。
寧衛民給客人安排的是什錦拼盤,內容有基圍蝦,蛋黃卷,時蔬絲,夫妻肺片,醃白身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