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滿的泡沫經濟的味道!
不為別的,僅僅就因為他的投資金額遠超旁人。
此時此刻,他一分錢都不用花,這輛價值四千萬円的豪華轎車就歸他所有了。
自己不是曾經猜測過如果把手裡資金全部投入,會換來野村證券什麼樣的報答嗎?
今天,他們就給了自己這個令人吃驚的答案。
很容易估算出來,他現在扔在野村證券的全部證券資產已經高達一百七十個億,全部建倉完畢,野村能拿走一億兩千萬円的佣金,還得額外算上一年六億七千萬的融資利息。
對野村證券,這筆買賣當然是絕對不虧的。
即使他們獎勵他二十輛卡迪拉克汽車,這筆賬也才勉強扯平。
不過哪又有什麼關係?
畢竟是白給的四千萬,普通的客戶是沒這樣的福氣的。
他這樣的待遇已經足以令別人羨慕嫉妒恨的了。
何況自己什麼時候也只能開一輛車。
野村證券送自己這樣一份禮物,還恰恰在自己缺少一輛代步汽車,松本慶子又總是催促自己買輛車的時候。
這還讓他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這份禮物,野村證券還真是送的恰到好處,恰逢其時啊。
不用懷疑,寧衛民自然知道,這其中應該有不少是佐川建一的功勞。
這傢伙一直以臣子對待國王的禮遇對待他。
可這事兒讓人怎麼說好呢?
捫心自問,自從他的錢變得多了,他和佐川的供求關係就完全顛倒了。
他付出的少,而獲得的多。
反過來,佐川為他傾其所有,卻只配享受殘羹剩飯。
儘管他個人是有點不好意思的,可佐川卻又把這樣的事視為理所應當的。
這也只能歸結於階級差異了。
寧衛民發現掌握財富的人和沒有財富的人在看待問題上真的不一樣。
真是奇怪,有些時候,富人的吝嗇對於窮人就好像已經足夠慷慨了。
如果寧衛民想要展現一下大方,佐川反而會多疑多慮,感到不舒服呢。
這或許可以稱之為,是一種苦難後遺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人在生活的逆境中沉浸得久了,反而會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的付出不值一提,就不配享受應有的幸福。
自然而然就把能夠獲得的幸福推卻出去了,心滿意足地活在幹得多而又拿得少的境遇中,併為受到上層的壓榨和剝削獲得一種安全感。
這不能不說,是窮人的悲哀,是階層導致的思維侷限。
但反過來,其實富人也有一種悲哀。
那就是這個階層的成功,到了後來,往往不再是因為個人的能力出色。
別人能夠相信你,願意幫助你,僅僅只是因為金錢本身的魔力和慣性使然。
這種滋味一旦習慣了,往往就會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將會是富裕階層難逃的魔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