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情阪和興業圓鋼和鋼線出口的傳統業務,北茂社長如今已經無心去管了。
他的心思全在匯率生意上了。
所以公司的主業變得日益荒廢,連一些公司的倉庫都開始閒置了。
而寧衛民的拉桿旅行箱完全屬於進口貨,且銷路不錯,大刀商社的代理業務正經營得蒸蒸日上。
於是北茂社長靈機一動,考慮到雙方各自不同需要,就主動詢問寧衛民,他願不願接手一座阪和興業的工業倉庫。
據北茂所說,阪和興業在品川區有一個上萬平米的工業倉庫,原本就是用於存放圓鋼的,但如今產量下降,正在閒置。
雖然倉庫是有年頭的,但防火防盜裝置俱全,完全可以正常使用。
如果寧衛民感興趣,自己可以作價二十億円賣給他,只要寧衛民能儘快付清全款就行。
他則可以用這筆錢加大自己在外匯市場的投資。
毫無疑問,對這個互惠互利的主意,寧衛民怎麼可能不感興趣啊?
實際上,今年春節回國前還在為倉庫太小苦惱呢。
但合適的地方沒那麼容易能找到,這是倉庫不是商業房產,還得考慮距離港口遠近。
所以其實對寧衛民來說,他從中能得到的好處要大大超過阪和興業。
如果達成交易,對他來說,既解決了倉儲問題,未來還能在地價房價上大賺一筆。
就這樣,第二天,寧衛民是一點沒耽誤工夫,還真就去實地看了。
結果發現那個倉庫還真是不錯。
不但設施齊全,交通方便,離東京港很近,而且地皮未來的潛力不容小覷。
即便是價格也不貴,按當下的地價,合理的價格起碼也得將近三十億円,真是太划算了。
於是馬上他就給了北茂答覆,痛痛快快說自己要了。
簽了合同,辦完手續,全款即可馬上付清。
如此一來,不但寧衛民最頭疼的倉庫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而且北茂社長也能夠得到一大筆錢可以再投入到匯率的生意。
假如阪和興業多賺了錢,同時還會促成寧衛民手中股票的升值。
讓人怎麼想怎麼覺天底下簡直就沒這樣的好事了,等於一舉三得啊。
不得不說,佐川建一還真是給寧衛民出了個好建議,多虧聽了傢伙的。
否則,錯過這樣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事,那損失可就太大了。
而且這件事一辦成,寧衛民也真有點肆意縱橫,左右逢春的感受了。
不能不說,人一旦資產到達了一定程度,辦什麼事兒好像都方便起來。
總能辦成在普通人眼裡特別麻煩,似乎很難成功的事兒。
就像這種跟撿錢一樣交易,在外面憑自己去找,根本遇不著。
也只能發生在特點的條件下,發生在資產對等的兩人之間。
因為那句話說的一點沒錯——錢能通神。
金錢就是一個人的資源,就是一個人的信譽保障。
寧衛民雖然因為股權的問題犯了北茂社長的忌諱。
但他的資產也替他無形中降低了正常交易流程下所需要的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成本,讓雙方以最快的速度互取所需。
而這就是強者恆強,“馬太效應”的真諦。
其實最完美的交易就是這樣的。
交易的雙方都不計較各自所付出的,都很滿足從交易中各自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