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衛民辦事永遠都是理、利、情三者並舉。
在如何解決工廠騰退房屋一事上,因為他既有法理和政策支援,又拿出了讓人心動的東西。
和景山街道辦的魏主任算在大致方向上達成了共識。
然而這還只是開始。
接下來在商議該如何遷走普通居民的具體問題上,寧衛民也依然從這三方面出發,說得魏主任心服口服。
“魏主任,由於房管部門能給提供的安置房屋有限。對於現有佔據此處的六十幾戶住家,想要同時遷走。顯然不現實。我覺得原則上,其實咱們可以用分批動遷,給安置房
和貨幣補償雙管齊下的辦法。”
“我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有人實在沒房可搬,無處可去的,那當然得為他們提供住房了。我也不可能為了把房要回來,就讓大家流離失所啊。”
“可同時我也認為,有人是能夠自己找著住處的,可能條件差一點,或是嫌麻煩,不那麼情願搬走而已。所以為了鼓勵他們遷走,我很願意提供相應的貨幣補貼。”
“另外,有關安置房的分配目標,我傾向於讓居委會首先找居住面積最困難的人家談。因為有些人家實在太難了。有的是三代人,或是四五口人擠在一間小房裡,不到一兩
平米的人均面積。這樣的人家肯定是最心甘情願,也最迫切,需要改善居住條件的。”
“具體搬遷方式,咱們可以按人頭算,以戶籍人口而定,每口人給五平米。如果房源面積不足以補償戶口上的人口,住戶仍然願意搬走的。那麼相差的面積,每平米我補償
住戶一百元。”
“如果有人覺得能夠自己找到住處,願意選擇相應的貨幣補償。那既可以按人頭算,也可以按房屋面積算。按人頭算是一個人三百元。按面積算是每平米一百元。這可以讓
居民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大家覺得怎麼合適就怎麼來。”
別看寧衛民沒幹過房地產,也沒幹過拆遷,可他了解人性啊。
何況他有這超越了三十年時間的見識,曾經親眼見證過我國房地產熱潮無比繁榮興盛景象。
有關動遷的矛盾和五花八門的新鮮事,網路上自然全見識過了。
尤其對於三十年後政府已經總結得相當成熟的動遷補償方案,他也有一定程度瞭解。
正所謂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嘛。
有針對性的學個一鱗半爪,拿到這兒來,就管用。
不用多說,感情方面的隱私永遠都是最穩妥的把柄。
藍崢像被抓住了尾巴的狗,趕緊告饒。
“嘿,你個小嵐子……好好,我怕你了行嗎?放心吧,我答應你的事兒,哪次沒做到?”
“這麼說他接受了?”
“接受了。不過一開始,他是拒絕的,後來還真是你的信管用了。這小子,脾氣就跟你說的似的。麵糰兒包了塊硬石頭,他要不樂意,能把人崩掉大牙。這樣的人就是活魏延,腦袋後頭有反骨啊……”
“幹嘛,幹嘛呀。瞎說。人家那叫有骨氣……”
“怎麼個意思你?又誇他。我還沒見你這麼誇過人呢。藍嵐,跟哥說實話,你到底對他有沒有那意思啊?你可千萬別騙我啊,讓我回頭跟爸媽沒法交待。告訴你啊,我能給他工作,也能再拿走。”
“沒有,當然沒有。哥。你瞧你,自己瞎琢磨什麼啊。這都哪兒跟哪兒啊。不跟你說了,我掛了……”
兄妹倆越逗越急眼,藍嵐都被哥哥說得臉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