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衛民自然得悠著點,先著手培養出大眾把郵票當股票炒的習慣,引匯出這樣的趨勢才行。
說白了,這就是進入釣魚階段了,他該放手歇歇的時候了,
為此,他給出了一個區間價格,把後續工作都交給羅廣亮和小陶負責。
讓他們盯著市場行情,低買高賣,自己就轉頭去忙和別的事兒去了。
忙什麼呢?
一是公事,寧衛民開始準備按計劃,正式啟動“壇宮”二期北神廚的內裝工程了。
他要做的,就是選定裝修設計方案,和諸多服務商談好價格,然後簽訂新的供貨和服務合同。
二是私事,那就是寧衛民也準備去把康術德的馬家花園弄回來了。
其實這件事打寧衛民在江惠安排的那頓飯起,從小孟的嘴裡瞭解到京城相關清退私房政策時。他就想動手。
可後來一琢磨。
這馬上不就春節了嘛,不行!
這個時間點討論這種事兒顯然是不合適的。
人家單位都準備年底工作了,老百姓家也都準備忙年了。
這時候登門去跟人家商量騰房,不成了上門的瘟神了嗎?
誰能待見你啊?事兒要能順利辦成了才怪呢,於是只能是暫且忍耐。
不過這事兒拖延了一陣再辦,也有好處。
那就是具有迷惑性,便於寧衛民把狐狸尾巴藏起來,顯得自己不是很急切。
這樣的話,無論他找“落房辦”的孟毅幫忙,還是更那些占房的人交涉,也更好說些。
不至於讓旁人視為逮著便宜,就可以可勁兒宰殺的肥羊。
這不,為了落實私房政策,寧衛民第一步乾的事,就是兩頭聯絡。
他要在“壇宮”組織飯局,請用得著的人先吃一頓飯。
這頓飯,他一頭請的是,當初喬萬林介紹給他的東城區房管分局的副科長。
還有透過這位副科長認識的馬家花園管片房管所的所長。
早之前,在初知康術德有這麼大的房產時,為替老爺子想辦法要回房子,寧衛民就已經跟這兩位聯絡過一次了。
當時事兒雖然沒辦成,可他還是每人送了一塊電子錶。
這次要辦事,那理所應當得把這兩個關係重新續上才是啊。
哪怕人家不願意再幫這個忙,至少也得在辦事前打個招呼才行,才算得上禮貌。
否則就太突兀了,容易讓人反感。
真碰上個心眼小的主兒,因這事起了芥蒂,暗中拿捏你一道也是未準的事兒。
寧衛民這樣的人精子,絕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
另一頭,他請的就是透過江惠和李仲認識的市房管局“房落辦”的孟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