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為這蘿蔔皮,康術德連飯都不吃了,親自跑到廚房去了。
七八分鐘之後,他才端著被寧衛民丟棄的蘿蔔皮重新坐回飯桌旁。
當然,這時候的蘿蔔皮已經和寧衛民扔掉的時候大不一樣了。
老爺子不但給洗淨了,也切成細絲,放在了盤子裡。
而且還拿糖花椒水和鹽爆醃過,點了醋和香油。
寧衛民伸過筷子夾起來一吃,不禁連聲稱好,說沒想到蘿蔔皮也能拌得這麼好吃。
結果老爺子又額外送了他一段兒。
“那可不,真正的吃主兒就得講究不糟踐東西。老天爺把吃的東西給了你,你得心疼它們,得好好的利用它們,這樣才不枉他們到人世間來了一趟。你如平白無故地把吃的糟踐了,會把人生積攢的德行都散了。這就是缺了德了。”
“哎,您說的是。”
無論前生還是今世,寧衛民都是孤兒。
加之他是靠自己白手起家的,又在社會上闖蕩了這麼久。
早已經嚐遍了人間的冷遇和輕蔑,領教過各種各樣給他難堪的人。
所以一般的窘迫處境,對擁有豐富應對經驗的他來說,還真是小菜兒一碟。
另外話說回來,藍嵐的父親畢竟是個有身份的高知。
即使態度再嚴苛,也不至於不分青紅皂白,當場破口大罵。
頂多是帶著先入為主的成見和戒心,像查戶口一樣,對寧衛民嚴加盤問罷了。
而文化人的施壓方式,也不過是外交辭令一樣不冷不熱的態度。
這對大多數沒見過什麼世面的年輕人或許是有效的。
可對於本質上已經是個油膩大叔,臉厚心寬的寧衛民來說,卻是不痛不癢。
要說“不卑不亢”貨“理直氣壯”都算虧了這小子了。
“全盤掌控”和“遊刃有餘”才是最恰當的形容詞。
事實上,寧衛民也只是在對話開始時,簡單回應了藍嵐父親一些問題。
比如自己藍嵐是什麼關係,怎麼認識的,姓什麼叫什麼,家住在哪裡……
而當這些無關痛癢的情況一一都說了之後,他就閉口不談自己和藍嵐的事兒了。
反倒扮上了情感學專家。
藉著把藍嵐大誇特誇,替藍嵐訴說內心煩惱,玩兒了一手漂亮避實就虛。
不動聲色間就把對話主題給轉換成了藍嵐和父母之間的信任問題。
這一下就讓藍嵐父親亂了陣腳,根本顧不上再對他繼續問責了。
具體步驟說起來其實非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