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牆上那副《岐山圖》,那可是2013年拍出兩億四千五百萬的大作啊。
現在標價才九十八元,這又是多麼大的漏兒啊!
難怪古話說啊,糧食布匹十分利、中藥當鋪百分利、古玩字畫千分利。
有多麼划算可見一斑!
但最重要的,最關鍵的,是寧衛民還知道未來的書畫走勢,註定會產生一種“價值倒掛”的現象。
未來幾十年裡,古代書畫的行市,遠遠不如近代書畫火爆。
要是到了2009年,就這一幅沈周,了不地,也就和齊白石打個平手。
石濤?靠張大千出馬也基本上夠了。
這也就意味著,今兒賣出去兩幅字畫那太值了。
寧衛民要再花個二三百從這隻裡買上兩幅,三十年後就能回本兒啦!
這買賣要再幹不過,就沒幹的過的啦!
嘿,說來也是好笑。
想他當初穿越過來,還一度以為這年頭除了攢郵票,就收古董和硬木傢俱划算呢。
哎呀,現在看看,那不是糊塗車子嘛。
是,這些東西是便宜,可那是隻跟這些東西自身的升值空間做縱向比。
要是和同時期的近代書畫做橫向比較。
收古董、收傢俱,其實一點也不划算,性價反而差得多。
就信託商店裡的硬木傢俱,一張椅子怎麼也得十五二十的,一個八仙桌就得五六十元。
瓷器也是,鬼市上淘換件兒像樣兒的東西,總得十幾塊,幾十塊的。
即便都是對的,可這些玩意以後又能漲到多少去?
雜類的升值空間不如傢俱木器,傢俱木器又不如瓷器。
哪怕瓷器,日後能拍出上千萬就已經算牛x了,上億可就太難了。
還必須得有個前提,是官窯,是稀世精品才行。
這麼綜合來看的話,無論古董還是木器傢俱,基本升值空間大致也就在幾十萬至幾百萬之間。
這是什麼樣的資金利用率啊?
比起近代書畫最少縮水十倍,就連猴票也及不上。
何況沾上文物的邊兒,風險也大,弄不好就能攤上罪名。
再說了,木器佔地兒可不小,傢俱買回來又往哪兒擱啊?
總之,有一樣說一樣,哪兒有收近代字畫這麼光明正大,自在得意啊。
這隻能說人要辦事先得動腦子。
收藏上也得因時制宜,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絕不能刻舟求劍啊。
實話實說,眼下來看,收藏最大的利,無疑還是藏著這些近代書畫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