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啟張營業以來,就賓客盈門,入住率一直保持著八成以上。
只可惜當時太缺乏對外部世界的瞭解。
幾乎就沒有人知道真正的高標準,應該是個什麼樣。
這樣由領導拍板、集思廣益、閉門造車出來的高階旅館,很難打破當時固有思維模式,注重的只是硬體設施而已。
因此儘管重文門旅館擁有沙發、軟床、電扇、電視、電梯,已經達到這個年代人所共識的“現代化”標準了。
但在寧衛民的眼裡,卻仍舊難掩其經營策略落後,毫無管理經驗可言的通病。
充其量是個大點的招待所罷了。
根本無法讓他產生一點仰視感。
說白了,眼下重文門旅館買賣興隆,僅僅是仰仗於地理位置優越以及先知先覺的先發優勢。
一旦等到大興土木的年代到來。
或者是周邊前門飯店、東方賓館、民族飯店,內部設施完成了升級改造。
這裡對內地旅客的吸引力必然直線下降。
而最有意思的一點恰恰在於,此時京城的外事飯店培訓員工,正著重講授外國風俗習慣、生活特點和禁忌。
什麼英國、印度外賓喜歡喝被窩兒茶。
什麼印度、印尼外賓因便後用左手洗,切忌用左手給其拿食物.
什麼***教外賓不食豬肉。
什麼信佛教外賓不與其握手,須雙掌合十。
還有基督教外賓忌諱“十三”號。
阿爾巴尼亞外賓點頭表示否定,搖頭表示肯定等等……
這些統統都讓久與外界隔絕、缺乏見識的年輕人聽得驚奇萬分。
偏偏與之相比,寧衛民的個人感受也差不多。
因為初來乍到的他,如果不是親身體會,就連他自己也不敢相信。
這個年代無法盡數的國營旅館特色,究竟有多麼的匪夷所思。
比如說,重文門旅館的每層樓都是一個模樣的。
除了房號,根本沒有明顯的區別標誌物。
每條走廊上對等均勻地對列著無數的房間,猶如一所中學的教學樓或是井然有序的兵營。
顧客只要忘記或是記錯了房號,弄不好就得出“事故”。
雖然不至於像電影《虎口脫險》裡的橋段那麼誇張。
也難免會引發吱哇亂叫的慌亂和連聲致歉的尷尬。
可這樣的問題,就沒有人願意關注或是改變的,連提都沒人提過。
不但任其長期存在著,反而樂於當成笑料閒談。
再比如,重文門旅館還會以大多數國人睡眠習慣來強行規範所有客人起居。
一到晚上九點,就預設為就寢準備時間。
餐廳打烊,鍋爐房停止供應灌暖壺的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