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勺”講得相當通透。
結合實際,寧衛民真的有點明白了。
怪不得現有那兩家宮廷飯莊的菜,值得稱道的只是菜形菜色,口味上比較一般呢。
敢情只有宮廷的擺盤和做字之法學了個十足十。
原材料卻大多質地平平,並沒有採用宮廷對原材料和製作方式苛求的標準。
製作上只用莊館勾芡、淋油技術來遮掩原材料的不足。
偏偏廚師的烹飪水平又比不上萃華樓、豐澤園這樣老字號飯莊,價碼可比普通魯菜貴上幾倍呢。
那麼在對魯菜已經見慣了的京城人眼裡,自然就容易產生華而不實,也就那麼回事的感覺。
如果花公家的錢也就罷了,要是自己花錢,絕對心疼,會認為坑人。
“張師傅,那要照這麼說的話,流傳下來的宮廷菜是有其名而無其實啊。本質上就不是宮廷菜,而是魯菜口味的莊館菜啊。那麼是不是隻要我捨得付出成本,把原材料的質地提上去,在製作上也用真正的各類高湯,就算是真正的宮廷菜了呢?這就是宮廷菜的精髓嗎?”
這老爺子,儘管嘴上充著大度,替對方開脫。
可實質卻是在擠兌人,步步緊逼。
“哎,算啦。咱們其實犯不上為這點事兒較勁兒,越較勁越丟人不是?”
“我知道,或許是送咱們店裡好東西是太多了。您眼高,不大稀罕我這兩件,能理解。”
“您真不想要了,現在直接言語一句,沒關係。您要是覺著開不了口,搖搖頭就好,我也斷不會難為您。”
“頂多了,今兒東西我拿回去,繼續跟家扔著去。既然都扔這麼些年了,再扔些日子怕也沒什麼……”
寧衛民在邊兒上看著這個樂呵啊。
心說了,老爺子,您這真是以幾之長攻彼之短啊!
誰搡誰啊?
這倒打一耙,您玩兒的太溜兒了!
誰打小鼓啊?
這反咬一口,您都練得出神入化了!
您可真是“特沒譜”的活祖宗啊!
嘴裡說著別人,自己把壞招兒都使盡了,就沒您這麼欺負人的!
不過樂歸樂,寧衛民也不是純粹看笑話,反倒是個挺合格的“托兒”。
一見老爺子連欲擒故縱都用上了,又恰到好處來幫忙了。
“大爺,大爺。他們不要正好啊。您不是跟我說過嘛,賣主兒有賣主兒的行路,關鍵是看買主兒識不識貨。他們既然沒這福氣,看來這東西還應該是咱們家的,這不算咱反悔。”
“您還甭說,我忽然發現,這些玩意好像越擱越值錢,比銀行利息高多了。得虧您當初沒賣,要不咱就虧大發了。您說真要在家裡再擱個十年,這兩件書畫是不是還得翻跟頭呢?”
“東西是得修,可您還別為錢不湊手發愁。我有了個主意,您聽聽行不行?不是修復這幅畫最便宜嗎?那咱就先修這一樣兒。等修好了一樣,把這畫出手,再拿賣畫的錢修這幅字。”
“這樣再怎麼著,咱也能保住一樣啊。修復這段時間,咱們還能想想辦法湊錢,最好是一樣也不賣……”
什麼叫左右兩難啊,什麼叫進退失據啊。
宋主任現在有了至深的體會!
要繼續報價吧,他覺得價格肯定就得超標了。
店裡他經手收來的書畫,還沒開過這麼高的價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