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張大勺”並不是什麼知名飯莊酒樓的大廚。
這論起來,他不過是“北極熊”食堂的一個炊事員。
就這個身份,似乎距離名廚天上地下,很遙遠。
可別忘了,這老爺子並不是一般的食堂大師傅。
那是在“北極熊”擁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小食堂,只為廠領導做飯的。
拿頭份工資不說,甚至早已經過了退休的年齡了,“北極熊”也沒說把他給辭了,反倒越發哄著他了。
別的不說,逢年過節發福利,這“張大勺”就和旁人不一樣。
他居然是和廠領導一個水平的。
這事兒張士慧就是最有力的人證。
別忘了,“張大勺”是孤老頭子一人兒啊,廠裡發的東西,他根本吃不了。
所以這老爺子和寧衛民、張士慧熟了以後,每每就讓張士慧去廠裡代領,說算是抵了平日從店裡拿的菸酒錢。
結果張士慧到了“北極熊”一看,這位張大廚和普通職工的待遇完全不一樣。
是廠領導發什麼,他發什麼,領回來的東西不但多,而且還好。
甚至許多是輕工局內部互相調劑的東西,連友誼商店都沒有。
就連行政科管發福利的人都對他客氣極了。
明顯以為他是“張大勺”的親戚,不敢得罪啊。
李主任那頭,寧衛民並真的沒指望著什麼。
道理很簡單,李主任如果真有能耐解決他的工作,這事兒也就不會走到這一步了。
光整版的猴票,就已經攢下了六百餘張啊。
此外,還刻意給自己留下了五百塊現金靈活機動。
這還不算國家為“匽侯乍鎮尊”獎勵的獎金呢。
那錢他直接孝敬師父了。
說白了吧,對掌握自己生活的主動權,他已經有了不小的資本。
這和過去他閒在家裡,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了。
這不,很快他就找到了一個市場上的空子可鑽,那就是折騰熱帶魚。
說起玩兒,京城人很有歷史資本。
說起玩兒魚,京城人也並不陌生。
花鳥蟲魚,那就是京城的“四大玩兒”啊。
實際上來講,京城人從古至今就沒斷過這樣的消遣,哪怕是特殊年月也一樣。
只不過京城早年間一直玩的是金魚。
像熱帶魚這樣的舶來品種,那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才由南方進入京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