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新的地址,還能有這樣的小郵市嗎?
會不會就有人管,有人干涉了呢?
有些家住在附近的業餘郵票販子,也認為和平門實在太遠,懶得再跑那兒去折騰了。
就打算要儘快把手裡的貨出清。
這就等於是說,寧衛民在年後帶著他的同事們衝進郵市的時候,剛好撿了個便宜。
那些想“從良”的票販子們,集中往外出的貨已經把行情砸下去一大塊,結果全被他們吃下去了。
反過來,有不少本來還想趁火打劫,以更低的價錢收點票的職業票販子,卻被此舉打了個措手不及。
見他們毫不挑食的大吃大嚼,免不了搓火生氣。
有些人就抖起了機靈,也跟著出貨給他們。
一開始的時候,這幫憋著壞的票販子們還偷偷樂呢。
他們覺著眼下要出票的人多,貨量之大不可估量,這幫“傻波依”接了貨很快就得哭。
那等這些搶貨的人錢花光了,價錢指定還得下跌。
他們正好趁機高賣低賣,賺點塊錢,散出去的貨,之後還可以用低價慢慢接回來。
可惜層次的差距,讓他們失了算。
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幫外企的金領可個個都是月入三千的主兒,每人拿出一月工資來就不少了。
他們要綁在一起,對這年頭這麼小的郵票市場而言,已經足以坐莊了。
何況他們的背後還有寧衛民這個郵票職業炒家在統一指揮,哪兒能讓別人佔了便宜?
所以連鎖反應就是,郵票販子們集體傻眼了。
他們很快發現,郵票的行情不但沒如他們料想的那樣繼續往下走。
反倒隨著寧衛民一夥人越吃越美,越買越多,還略微上揚。
要知道,任何投機市場都有一個永遠不變的共性,那就是買漲不買跌。
莊家要想引散戶入局,其實什麼都不用做,只要讓籌碼的價格天天上漲就足夠了。
甚至連道理和邏輯都不用講。
因為跟莊入局的散戶們,自己就會腦補,找到可信的上漲道理和邏輯的。
於是,先是導致整個郵市開始瀰漫惜售的心理,人人都不願出貨了。
然後就是不少跟寧衛民打過交道的主,開始率先叛變,掉頭也開始參與搶籌碼。
不為別的,這些人一琢磨,這位“養猴專業戶”就沒吃過虧啊。
非要跟他擰巴這來,不是犯傻嘛。
那不用說,別人也不傻,趨勢一旦清楚了,誰還逆向而為啊。
就這樣,資本的威力初顯,一下子短期行情的趨勢就被寧衛民他們給掰彎了。
憑他們一己之力,竟然導致本已經人心不穩的郵市掀起一撥莫名其妙的炒作熱潮來。
還別看京城如今已經有了官方的集郵協會和民間的鼓樓集郵研究會。
但無論那個組織的會長,也比不上寧衛民的權力大,他能操縱郵票的價格啊。
事實上,短短也就個把月的時間,他就讓“大龍”、“老紀特”和生肖票上漲了足足三成。
如果看他自己手裡囤積的那些貨,漲幅更加嚇人。